Quantcast
Channel: 香港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Viewing all 26033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艾域告訴你 : 換 4K 電視原因 + 香港 6 大 4K 平台節目分類

$
0
0

當下走入電器連鎖店的電視牆前面,你會發現 4K UHD 超高清與全高清電視機的產品比例,幾乎已經呈九一之比,亦代表若果當下各位 Wire 民要購買新電視機,4K 解像度已是基本功能。

但與當年高清電視普及初期一樣,我們現時看的仍然是主流的全高清影片,未完全發揮出 4K 電視應有的實力。若果各位已擁有 4K 電視的 Wire 民,在香港究竟如何才可體驗到真正的超高清畫面?就讓艾域羅列當下香港睇得到的 4K 超高清片源平台吧。4K_01

是否真的要換 4K ? vs 1080P 分別如何 ?

 4K UHD 與傳統 HD 畫面之間,分野是否難以觀察呢?艾域就以 Netflix 平台中《紙牌屋》劇集的畫面作比較,結果如下:

4K_15

1080p Netflix 畫面。

4K_16

4K UHD Netflix 畫面。

4K_19

在 Panasonic 40CX600H 4KTV 輸出下,男主角臉上的縐紋及頭髮紋理,1080p(左)畫面均遠較 4K 畫面(右)模糊,效果高下立見。

 

4K 都有「真假 ?」高低位元率細節見高下。

本篇往後會討論到, myTV Super 及樂視在串流播放 4K 影片時,只要求用戶最少有 10Mbps 網絡頻寬,而 Netflix 則為 25Mbps,亦代表同樣是網絡串流播放 4K 影片,但不同平台都會因應頻寬而調整影片訊號串流時的位元率(bitrate),從而確保播放流暢度。

究竟在同一解像度下,位元率的高與低對畫面質素有何影響呢?艾域試以 Nvidia Shield Android TV 盒子,播放上載至 YouTube 之 Sony 4K 示範片段,以及播放儲存於 USB 手指的高位元率原生版本,去比較兩者之間的分別。

 

4K_17

YouTube 4K 版本片段畫面。

4K_18

原生高位元率 4K 版本片段畫面。

4K_20

觀察畫面中的細節,例如車牌或地上的石粒,可以發現原生高位元率版本片段(右),紋理細節的銳利度及清晰度均較 YouTube 版本(左)為高,從而令畫面能夠有更強的立體感。因此,若果各位 Wire 民平日觀看電視節目時發現畫面散景鬆散甚至起格,其實正正是位元率「攪鬼」。若想追求最強的 4K 超高清畫面,實體 4K UHD BD 因位元率較高,始終會有其優勢存在。

換左 4K 電視,到底有乜好睇?

最新登場:NowTV

月費 :視乎組合而定 

作為香港最主要的寬頻收費電視供應商,NowTV 亦終於善用其傳輸技術,與 Samsung 合作炮製全新 Now One 機頂盒,除可一機整合接收 NowTV 頻道及 DTMB 免費數碼電視頻道外,更會預載如香港電台、Netflix 等影視串流平台 app,更重要的是該機頂盒將會提供 4K 輸出,現時已可點播 NowTV 提供的 4K 節目,包括日劇、韓劇、紀錄片,以及數場西甲和歐霸盃賽事。

Now TV 現有 4K 內容:

‧西班牙甲組足球聯賽(兩場)。

‧歐霸盃(兩場)。

‧日劇《初森壘球團》。

‧韓劇《人力車戀曲》、《她的傳說》、《希望的大海》。

‧紀錄片《大同廚房》、《野性納米比亞》、《威尼斯》、《精靈之島-馬達拉斯加》、《隱世美景》第 1 季、《世界海洋奇觀》第 1 季、《肯亞動物保育日誌》第 1 季、《肯亞動物大遷徙》第 1 季。

 

 

 

要透過 NowTV 觀看 4K 節目,必須使用該平台與 Samsung 合作推出之 Now One 機頂盒。

要透過 NowTV 觀看 4K 節目,必須使用該平台與 Samsung 合作推出之 Now One 機頂盒。

Now One 最高支援 4K/50p 輸出。

Now One 最高支援 4K/50p 輸出。

現時 Now TV 可供點播的 4K 影片不算太多,包括兩場西甲、兩場歐霸盃、《初森壘球團》、《人力車戀曲》,以及不同的紀錄片集。

現時 Now TV 可供點播的 4K 影片不算太多,包括兩場西甲、兩場歐霸盃、《初森壘球團》、《人力車戀曲》,以及不同的紀錄片集。

 

串流 4K 香港先行者:樂視

月費 :$99 起

在本文提及的各個片源平台中,若不計 YouTube 的話,來自中國的樂視(LeEco)其實算是香港首個正式提供 4K 影視內容的平台。雖則早前該平台因歐洲國家盃直播而弄出不少風雨,但樂視的 4K 影片庫庫存量確實頗大,當中就包括《翻譯官》、《太子妃升職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等劇集。雖則大部分均是來自中國大陸,未必太合口味,但單純計其劇集的 4K 畫質,樂視平台上的影片其實算是不錯。

樂視現有 4K 內容:

‧電視劇包括《翻譯官》、《致單身男女》、《好先生》、《太子妃升職記》等,以中國大陸電視劇集為主,亦有如《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的樂視香港自製劇集。

‧電影包括 4K 數碼修復李小龍電影等。

‧紀錄片包括《Travel Bucketlist in Brazil》、《塞倫蓋提:動物遊記》等。

‧音樂會包括《周筆暢愛的分貝公益音樂會》等。

在《樂視視頻》點播平台中設有 4K 專屬頻道,羅列出所有 4K 內容。

在《樂視視頻》點播平台中設有 4K 專屬頻道,羅列出所有 4K 內容。

當中片庫最豐富的則是 4K 電視劇,但大部分都是來自中國大陸的製作。

當中片庫最豐富的則是 4K 電視劇,但大部分都是來自中國大陸的製作。

 

將有自家 4K 劇集:myTV Super

月費 :$68 +($68外䐟組合) 

在今年 3 月,「龍頭大台」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無綫電視)宣布推出全新 OTT 服務 myTV Super,說穿了就是原有 myTV X TVB 網絡電視收費頻道,再加入一些優先點播自製劇集如《愛情來的時候 2》、被指與香港電視《大眾情性》一樣講述性治療師故事之《性在有情》等。與 Now TV 一樣,透過 myTV Super 解碼器,訂戶更可點播收看部分 4K 節目,包括《第三極》、《孤獨的美食家 5》,以及剛上架的《舌尖上的新年》,上星期更宣布將會邀請林文龍及宣萱拍攝 4K 電視劇《不懂撒嬌的女人》,亦會率先於 myTV Super 上作優先點播。與樂視一樣,若要透過 myTV Super 解碼器觀看該平台的 4K 影片,該平台建議寬頻連線速度需要最少 10Mbps。

myTV Super 現有 4K 內容:

.《第三極》、《舌尖上的新年》等中國大陸紀錄片

.日劇《孤獨的美食家 5》

.已宣布自家拍攝首套 4K 電視劇集《不懂撒嬌的女人》,將於 myTV Super 提供優先點播。

MyTV Super 除可透過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上使用外,亦可透過 myTV Super 解碼器觀看 4K 影片。

myTV Super 除可透過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上使用外,亦可透過 myTV Super 解碼器觀看 4K 影片。

myTV Super 現時不設 4K 直播,而最新上架的 4K 點播影片則是中國中央電視台製作之《舌尖上的新年》。

myTV Super 現時不設 4K 直播,而最新上架的 4K 點播影片則是中國中央電視台製作之《舌尖上的新年》。

 

 

4K 之餘兼有 HDR:Netflix

月費 :$93 

至於艾域經常掛在口邊的 Netflix,相信各位 Wire 民總會對她略知一二吧。雖說對比美國本土,Netflix 在香港可供點播的電視或劇集相對較少(其實近月已經持續增加了),但自家大作例如《夜魔俠》第二季、《勁爆女子監獄》第四季等,卻已是全球同步上架,更重要的是不少新作均支援 4K UHD 解像度播放,甚至開始提供 HDR-10 或 Dolby Vision 高動態範圍技術顯示,建議頻寬與串流 4K 時一樣為 25Mbps。

Netflix 現有 4K 內容:

‧《夜魔俠》、《紙牌屋》、《馬賽城》、《勁爆女子監獄》等劇集。

‧《烹》、《主廚的餐桌》、《巴頓·奧斯華:給您笑笑》、《吉米·卡爾:胡搞瞎搞》等紀錄片及清淡節目。

‧《假死新人生》、《荒唐六蛟龍》、《烏龍特派員》等電影。

Netflix 平台上不少自製劇集及綜藝節目,均已提供 4K UHD 解像度。

Netflix 平台上不少自製劇集及綜藝節目,均已提供 4K UHD 解像度。

而 HDR-10 及 Dolby Vision 高動態範圍顯示功能亦已開放。

而 HDR-10 及 Dolby Vision 高動態範圍顯示功能亦已開放。

 

 

睇 4K 風景片一流:YouTube

上述 4 個提供 4K 片源的影視平台均需要收費,若果閣下只希望體驗一下 4K 影片,而又不想付出任何金錢的話,則可嘗試使用 YouTube。早於 2010 年,YouTube 已開始讓用戶上載或觀看 4K UHD 影片,現時不少 4K 智能電視亦已預載 YouTube app,只要搜尋「4K」字樣即可觀看。不過與 Netflix 一樣,YouTube Smart TV app  不少都會自動根據頻寬而調整輸出解像度,而不能強制設定為 4K 輸出,若想確定自己觀看的是 4K 影片,就可以留意資訊欄上顯示著「HD」還是「4K」字樣了。

YouTube 早已提供 4K 影片串流播放。

YouTube 早已提供 4K 影片串流播放。

若要知道自己的電視所播放的 YouTube 影片是否 4K UHD,則可觀看資訊欄是顯示 HD 還是 4K。

若要知道自己的電視所播放的 YouTube 影片是否 4K UHD,則可觀看資訊欄是顯示 HD 還是 4K。

 

有碟未有機:4K UHD BD

除了透過網絡串流,另一種欣賞 4K 影片的途徑就是剛推出行貨版《死侍:不死現身》,以及預定於下月 19 號再有《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推出之 4K UHD BD。關於 4K UHD BD,港版 4K UHD BD 現階段選擇不多,但其實美版碟已經有數十套可供選購(雖然沒有中文字幕),較為可惜的是至今仍未有消息 4K UHD BD 播放機會何時在港推出,出現「有碟賣但未有機播」的古怪狀況,寄望已在外國推出相關產品的 Panasonic 及 Samsung,以至剛在 E3 公佈的 Xbox One S 能夠及早開售吧。

繼《死侍:不死現身》,《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亦將會推出行版 4K UHD BD。

繼《死侍:不死現身》,《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亦將會推出行版 4K UHD BD。

Xbox One S 會否是首部在港正式開售的 4K UHD BD 播放機呢?

Xbox One S 會否是首部在港正式開售的 4K UHD BD 播放機呢?

 

最後,究竟 4K 影片是否必須呢?

每次和身邊人討論起 4K,不少人第一時間的反應都是:「又唔係喺 60 吋電視睇,4K 唔 4K 有乜分別呢?」多年來,艾域已經深深體會到每個人對畫面的敏感度都有所不同,因此 4K 影片是否必須,完全視乎閣下是否輕易分辨以至感覺到不同解像度之間的分野。

艾域個人認為,4K 影片與 HD 影片之間的分野,並非如當日的標清與高清般立杆見影,但 4K 影片解像度提升之後,對整體的立體感其實有顯著幫助,從而令畫面更貼近真實世界,令人看得更為賞心悅目,因此對於香港 4K 影片選擇愈來愈多,個人還是覺得是值得高興之事。


• 不想錯過新科技 ? 請 Follow unwire.hk FB 專頁 http://facebook.com/unwirehk/

The post 艾域告訴你 : 換 4K 電視原因 + 香港 6 大 4K 平台節目分類 appeared first on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電源/模擬立體聲線路/抑震摩改升級 Oppo BDP-105D Special Edition 宇宙盤初步評測

$
0
0

Oppo 去年授權台灣「歐酷科技」,為旗下 BDP-103D 宇宙盤炮製「摩改」特別版 Oppo BDP-103D SE(Special Edition)之後,市場已有不少人推測 Oppo 之頂級型號 BDP-105D 亦會緊接進行相關摩改。結果不出市場所料,Oppo BDP-105D SE 在今年年中在台灣現身,而該特別版亦在今日正式在港發佈。究竟 SE 版內部較普通版有何升級,而實際聲音表現又如何呢?立即解構。

Oppo_01

電源插頭及內部接線都要提升

負責規劃 BDP-103D SE 及 BDP-105D SE「摩改」計劃、Oppo 台灣總代理遠東環球的產品經理梁智森,專誠親臨香港出席 BDP-105D SE 的發佈會,並解構該款宇宙盤的升級詳情。梁氏表示,BDP-105D SE 主要升級分為三部分,分別為電源、模擬立體聲輸出線路,與及整部播放機的抑震。

BDP-105D SE 的交換式電源板,全部改用 Vishay BC Componets(Philips)電容,就連線路板內部的電線及插座,都換上 Siltech M20 G7 金銀合金接線及 Furutech(古河)插座,並刪去普通版的 115V/230V 電壓切換開關,目的是透過改善供電質素,從而提升模擬以至數碼之聲畫質素。

交換式電源板上,全部改用 Vishay BC Componets(Philips)電容。

交換式電源板上,全部改用 Vishay BC Componets(Philips)電容。

就連內部電線及電源插座,都分別換上 Siltech M20 G7 金銀合金接線及 Furutech(古河)插座。

就連內部電線及電源插座,都分別換上 Siltech M20 G7 金銀合金接線及 Furutech(古河)插座。

立體聲模擬線路線路改動最大

至於立體聲模擬音效輸出線路板方面,SE 版的前半部分為其專屬電源電路,保留 ELNA 主電容,但穩壓電路則與電源板一樣,全部改用  Vishay BC Componets(Philips)電容。至於後半部的數碼/模擬轉換部分則大幅「加料」,據梁氏表示,這部分除了 DAC 與 OP Amp 周圍的電解電容,與及輸出之交連電容均全部更換成 Vishay BC Componets(Philips)電容外,摩改過程中他們共用上 7 塊搭配不同 OP Amp 運算放大器之線路板,反覆測試並找出聲音表現最佳的配搭,最終選擇 JRC MUSES 8920 I/V 轉換及 Burr-Brown OPA2132 低通濾波 Op-Amp,而平衡輸出的 Buffer Op-Amp 亦更換了 Burr-Brown OPA1632。

立體聲模擬音效輸出線路上,除電源電路上的 ELNA 主電容未有更換外,其他電容均改用  Vishay BC Componets(Philips)電容。

立體聲模擬音效輸出線路上,除電源電路上的 ELNA 主電容未有更換外,其他電容均改用  Vishay BC Componets(Philips)電容。

經過反覆測試的 Op-Amp,最終選擇 JRC MUSES 8920 及 Burr-Brown OPA2132 這個配搭,而平衡輸出 Buffer Op-Amp 亦更換為 Burr-Brown OPA1632。

經過反覆測試的 Op-Amp 配搭,最終選擇了 JRC MUSES 8920 及 Burr-Brown OPA2132 這個配搭,而平衡輸出 Buffer Op-Amp 亦更換為 Burr-Brown OPA1632。

加入玻璃纖維抑震

最後,與 BDP-103D SE 一樣,BDP-105D SE 亦加入抑振措施,但就不是前者的工業橡膠長條,而是採用玻璃纖維,分別貼於碟盤頂部、機殼頂蓋內部及機身底部,所有黐貼位置也是經過不斷的 Trial And Error,從而找出效果最突出的位置。

與 BDP-103D SE 一8皮,BDP-105D SE 亦在碟盤頂部加入玻璃纖維抑振措施。

與 BDP-103D SE 一8皮,BDP-105D SE 亦在碟盤頂部加入玻璃纖維抑振措施。

Oppo_07

機殼頂蓋內部及機身底部亦貼有玻璃纖維。

機殼頂蓋內部及機身底部亦貼有玻璃纖維。

艾域:「聲音通透乾淨,弱音豐富明顯。」

於發佈會現場以 BDP-105D SE 作為訊源,以 XLR 輸出連接至 Trinnov Audio Amethyst 前級,再接駁 Kii Three 主動式喇叭作示範,試聽歌曲包括《Authentic Audio Check》SACD 中的《Percussion-Ensemble (Improvisation)》、Jennifer Warnes & Max Carl《Somewhere, Somebody》等歌曲。感覺這套組合輸出的聲音弱音豐富而仔細分明,聲底通透感強,並有活潑而爽快的動態,聽感頗為討好,對希望一部播放機兼任 BD 電影及音樂播放訊源,BDP-105D SE 可說是高階玩家的最新好選擇。

由米樂影音代理之全新德國品牌 Kii 的喇叭 Three,機身正面設有 1 吋高音及 5 吋中音單元,一對書架喇叭已可做到 20Hz 至 25kHz 的頻率響應範圍,一對索價 $94,800。

由米樂影音代理之全新德國品牌 Kii 的喇叭 Three,機身正面設有 1 吋高音及 5 吋中音單元,一對書架喇叭已可做到 20Hz 至 25kHz 的頻率響應範圍,一對索價 $94,800。

左右兩邊及喇叭背後,合共設有 4 個 6.5 吋超低音,所有單元各有 1 份 250W D 類 Ncore 擴音線路驅動。

左右兩邊及喇叭背後,合共設有 4 個 6.5 吋超低音,所有單元各有 1 份 250W D 類 Ncore 擴音線路驅動。

售價:$17,499(BDP-105D SE)

查詢:BO Acoustic(3188 1720)


• 不想錯過新科技 ? 請 Follow unwire.hk FB 專頁 http://facebook.com/unwirehk/

The post 電源/模擬立體聲線路/抑震摩改升級 Oppo BDP-105D Special Edition 宇宙盤初步評測 appeared first on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HDR 4K UHD 照 passthrough ! Denon AVR-X2300W 擴音機初步評測

$
0
0

繼 Pioneer、Marantz、Onkyo 及 Yamaha 之後,餘下的主流日系擴音機品牌 Denon 亦終於出手了,帶來的為中階型號 AVR-X2300W。此機除了繼續支援 Dolby Atmos,以及可透過韌體更新追加支援 DTS:X 解碼之外,更表明 8 入 2 出 HDMI 均支援直通傳輸 4K/60p、BT.2020 色域、HDCP 2.2 協定以至 HDR 影像訊號。

為證實這款擴音機是否真的能夠與新世代 4K UHD BD「接軌」,廠方就特別安排 Samsung UA65KS9800 HDR SUHD TV 到測試場地,配合艾域「私伙」的 4K UHD BD 播放機 Samsung UBD-K8500,去測試播放 4K UHD BD 時的實際情況。

Denon_01

4K HDR 順利過渡

要將 4K UHD BD 的實力發揮到盡,除了使用的顯示器材需要為 4K 解像度兼對應顯示 HDR 之外,亦不可忽視 Dolby Atmos 及 DTS:X 等新世代環繞聲音效技術。要在家中欣賞 Dolby Atmos 或 DTS:X 音效,當然需要將 4K UHD BD 播放機連接至支援兩種音效解碼的擴音機,再由擴音機直通傳輸影像訊號到顯示器材。是次測試播放《死侍:不死現身》、《蜘蛛俠 2:決戰電魔》、《毒裁者》3 張 4K UHD BD,均證實 AVR-X2300W 能夠直通傳輸 HDR 4K 訊號至 UA65KS9800 輸出,並標明 HDMI 輸入及輸出中的 4K/24p 訊號均為 10bit 色深及 BT.2020 色域訊號,超高清訊號傳輸正確無誤。

試以 UBD-K8500 傳輸 4K UHD BD 訊號至 AVR-X2300W,結果擴音機能夠順利接收到 10bit 色深及 BT.2020 色域之 4K/24p 訊號。

試以 UBD-K8500 傳輸 4K UHD BD 訊號至 AVR-X2300W,結果擴音機能夠順利接收到 10bit 色深及 BT.2020 色域之 4K/24p 訊號。

而 4K UHD BD 訊號經過擴音機之後,Samsung 4K SUHD TV UA65KS9800 仍證實能接收並顯示 HDR 影像,代表擴音機直通傳輸無誤。

而 4K UHD BD 訊號經過擴音機之後,Samsung 4K SUHD TV UA65KS9800 仍證實能接收並顯示 HDR 影像,代表擴音機直通傳輸無誤。

與上一代一樣,AVR-X2300W 除繼續支援 Spotify Connect 功能及 Dolby Atmos 解碼外,亦繼續為 DTS:X Ready 機種,待之後系統韌體更新追加支援 DTS:X 解碼。

與上一代一樣,AVR-X2300W 除繼續支援 Spotify Connect 功能及 Dolby Atmos 解碼外,亦繼續為 DTS:X Ready 機種,待之後系統韌體更新追加支援 DTS:X 解碼。

取獲 ISFccc 認證之餘,AVR-X2300W 亦繼續採用 Audyssey MultEQ XT 自動音場校正系統,並將會支援預定在 10 月份推出之付費 App《Audyssey Remote》,可透過智能裝置作更深入的音場微調。

取獲 ISFccc 認證之餘,AVR-X2300W 亦繼續採用 Audyssey MultEQ XT 自動音場校正系統,並將會支援預定在 10 月份推出之付費 App《Audyssey Remote》,可透過智能裝置作更深入的音場微調。

追加對應 5GHz Wi-Fi 及 5.6MHz DSD 解碼

與 Marantz 早前推出之超薄擴音機 NR1607 一樣,Denon AVR-X2300W 與上一代最大分別,就是追加支援 USB 直讀或網絡串流播放 5.6MHz DSD 檔案,與及支援連接 5GHz 頻段 Wi-Fi 訊號。其他功能方面,AVR-X2300W 繼續支援藍牙、AirPlay 及 Spotify Connect 串流音樂播放,並內置 7 聲道、每聲道 95W @ 8ohms 輸出的擴音線路,可輸出 5.1.2 架構的 Dolby Atmos 或 DTS:X 環繞聲。取獲 ISFccc 認證的它,亦內置最高 4K/30p 影像增線功能,可將所有 HDMI 輸入的影像訊號,增線成超高清解像度輸出。

機面的 HDMI 輸入端子,亦兼容 HDCP 2.2 及對應傳輸 4K 訊號。

機面的 HDMI 輸入端子,亦兼容 HDCP 2.2 及對應傳輸 4K 訊號。

至於機背端子方面,則有另外的 7 入 2 出 HDMI、兩組光纖輸入,以及 2 入 1 出色差及 Video 等端子。

至於機背端子方面,則有另外的 7 入 2 出 HDMI、兩組光纖輸入,以及 2 入 1 出色差及 Video 等端子。

與 Marantz NR1607 一樣,AVR-X2300W 的機頂內部也配備能夠阻隔外來干擾之三文治式薄片。

與 Marantz NR1607 一樣,AVR-X2300W 的機頂內部也配備能夠阻隔外來干擾之三文治式薄片。

GUI 圖文用戶選單介面與上一代分別不大。

GUI 圖文用戶選單介面與上一代分別不大。

針對反射式 Dolby Atmos 附加喇叭模組,AVR-X2300W 亦繼續設有反射喇叭與天花板距離的設定項目。

針對反射式 Dolby Atmos 附加喇叭模組,AVR-X2300W 亦繼續設有反射喇叭與天花板距離的設定項目。

由於取獲 ISFccc 認證,因此此機亦將會預設 ISF Day 及 ISF Night 影像模式。

由於取獲 ISFccc 認證,因此此機亦將會預設 ISF Day 及 ISF Night 影像模式。

至於可透過電視機遙控操作的 Smart Menu,此機也是繼續保留其中。

至於可透過電視機遙控操作的 Smart Menu,此機也是繼續保留其中。

艾域:「擁有一貫低頻的衝擊力,三維環繞聲精細度再提升。」

是次測試於 D&M 影音測試室中進行,由 Denon AVR-X2300W 直接驅動 JBL Studio580 座地前置、Studio520C 中置、Boston Acoustic M350 座地後置、MSurround 天花喇叭及一對 JBL ES250P 超低音喇叭並輸出之 5.1.2 Dolby Atmos 環繞聲,試看包括《死侍:不死現身》及《毒裁者》兩套用上 Dolby Atmos 編碼之 4K UHD BD,片段分別為《毒裁者》開首一段室內槍戰,以及《死侍:不死現身》尾段的混戰場口。

由這套組合所輸出的 Dolby Atmos 環繞聲,感覺三維音場開揚而寬闊,各種音效物件如槍聲、車聲均輸出得清晰而有準確利落之定位,較舊作更為討好。至於 Denon 備受好評之低頻表現,在 AVR-X2300W 亦繼續有理想的表現,整體量感充足之餘,也有飽滿紮實之衝擊力,絕對能夠滿足較著重睇戲的玩家之口味。

Denon_13

Denon_14

售價:$5,380

查詢:D&M Denon(3900 0120)


• 不想錯過新科技 ? 請 Follow unwire.hk FB 專頁 http://facebook.com/unwirehk/

The post HDR 4K UHD 照 passthrough ! Denon AVR-X2300W 擴音機初步評測 appeared first on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唔止無線 仲可以一按變 Surround !Logitech G933 Gaming Headphone 評測

$
0
0

不知大家平時收工之後回到家中,會有甚麼娛樂放鬆一下呢?睇電視追劇?睇戲?定係打機呢?如果是後者,當打機打到如火如荼,但卻去到「現在已經夜深」時段,選擇靜音續戰自然大減興致,帶上耳筒繼續火拼相信會是不少機迷的選擇。艾域今次評測的,就是 Logitech 最新推出之 G933 Gaming Headphone,這款耳機最大賣點除了是無線傳輸、自訂顏色的燈條及標誌外,更吸引我眼球的更是它所配備之 Dolby Headphone 及 DTS Headphone:X 兩種模擬環繞聲耳機混音技術,究竟是否真的能夠提供環繞聲效果?立即揭曉!

Logitech_01

要聽 Surround 要靠 Windows 電腦

在艾域身邊打機的一班朋友中,都以使用 PS4、Xbox One 等遊戲主機為主,用上電腦打機的已是少之又少。G933 這款耳機,雖然號稱能夠支援 Xbox One、PS4、智能手機以至電腦,但若要使用兩種模擬環繞聲技術,就必須在 Windows 電腦中安裝《Logitech Gaming Software》軟件才可啟用。至於無線聲音傳輸,PS4、Mac 及 Windows 電腦均支援 G933 的 USB 無線轉插,Xbox One 只能使用有線被動模式連接至手掣(若要免提通話,更需加裝另購之 Xbox One 立體聲耳機配接器),而在配合 PS3、Xbox 360 以至其他播放裝置時要作無線聲音傳輸,則要轉為使用訊源裝置的 RCA Audio 輸出,配合隨機附送之 RCA Audio/3.5mm 轉接線連接至 G933 USB 無線轉插,才可做到無線傳輸。

用戶必須透過安裝《Logitech Gaming Software》軟件之 Windows 電腦,才可使用 Dolby Headphone 或 DTS Headphone:X 混音功能,當中 Dolby Headphone 模式可針對個別聲道作音量增減。

而 DTS Headphone:X 則設有 3 種預設房間模式,以及 Super Stereo Front 及 Super Stereo Wide 兩種環繞聲模式。

而 DTS Headphone:X 則設有 3 種預設房間模式,以及 Super Stereo Front 及 Super Stereo Wide 兩種環繞聲模式。

除啟動模擬環繞聲模式之外,《Logitech Gaming Software》還可設定耳機機身 3 個「G 鍵」的功能指令,例如啟動環繞音效功能,甚至代替滑鼠或鍵盤某個按鍵亦可。

除啟動模擬環繞聲模式之外,《Logitech Gaming Software》還可設定耳機機身 3 個「G 鍵」的功能指令,例如啟動環繞音效功能,甚至代替滑鼠或鍵盤某個按鍵亦可。

設定時亦可選擇指定遊戲的設定檔。

設定時亦可選擇指定遊戲的設定檔。

也可掌握耳筒的所餘電量。

也可掌握耳筒的所餘電量。

自訂顏色燈條及標誌夠搶眼

打開 G933 的包裝盒並取出該款 Gaming Headphone 之後,最吸引艾域目光的就要數兩邊耳筒上的 G 字標誌及顏色燈條,原因是不論是開燈還是關燈,G933 的兩個發光位置都搶眼非常,更可以透過《Logitech Gaming Software》軟件自訂顯示燈光的顏色及顯示模式,以至將燈光特效關上,想浮誇搶眼又得,要沉實低調亦都無問題。

同樣地,要設定耳筒 G 字標誌及顏色燈條的顯示燈光顏色及模式,亦需透過《Logitech Gaming Software》軟件進行。

同樣地,要設定耳筒 G 字標誌及顏色燈條的顯示燈光顏色及模式,亦需透過《Logitech Gaming Software》軟件進行。

Logitech_02

廠方表示 G933 的 G 字標誌及顏色燈條,合共可顯示 1,680 萬種不同顏色。

廠方表示 G933 的 G 字標誌及顏色燈條,合共可顯示 1,680 萬種不同顏色。

左邊耳筒設有嵌入式咪高峰,方便打機時作通話。

左邊耳筒設有嵌入式咪高峰,方便打機時作通話。

G933 亦支援被動式連接,可使用隨機附送的 3.5mm 接線連接訊源,而充電則使用 Micro USB 端子進行。

G933 亦支援被動式連接,可使用隨機附送的 3.5mm 接線連接訊源,而充電則使用 Micro USB 端子進行。

USB 無線轉插除可連接電腦外,其 3.5mm mini jack 輸入亦可連接各種訊源,將聲音訊號轉為無線傳輸至 G933。

USB 無線轉插除可連接電腦外,其 3.5mm mini jack 輸入亦可連接各種訊源,將聲音訊號轉為無線傳輸至 G933。

頭帶可作 12 段寬度調校。

頭帶可作 12 段寬度調校。

隨機附送 3.5mm/3.5mm 連免提線控、2.5mm/3.5mm 轉插、USB 充電線及 3.5mm/RCA 轉接線。

隨機附送 3.5mm/3.5mm 連免提線控、2.5mm/3.5mm 轉插、USB 充電線及 3.5mm/RCA 轉接線。

運動型網格耳墊及頭帶 雖透氣但不夠柔軟

既然是 Gaming Headphone,能否長時間作戰當然是不少 Gamer 關心的地方。G933 的頭帶及耳墊,均用上運動型網格物料製成,好處是透氣而低壓,而且耳墊更可除下清潔,但實際佩戴艾域卻覺得耳墊雖然真的夠透氣,頭部亦不會有被箍緊感覺,但就覺得耳墊有點粗糙刮耳,不及常見的真皮或人造皮般柔軟舒適。

G933 耳筒採用 40mm 單元,而其運動型網格耳墊則為可拆式設計,可隨時拆除清潔。

G933 耳筒採用 40mm 單元,而其運動型網格耳墊則為可拆式設計,可隨時拆除清潔。

兩邊耳筒機身外圍位置,Logitech 均設有暗格,左邊用作擺放 USB 無線轉插。

兩邊耳筒機身外圍位置,Logitech 均設有暗格,左邊用作擺放 USB 無線轉插。

右邊則是擺放充電電池。

右邊則是擺放充電電池。

暗格蓋以磁石貼合。

暗格蓋以磁石貼合。

艾域:「DTS Headphone:X 環繞聲效果不俗,低頻質、量兼備。」

在《Logitech Gaming Software》軟件中已內置了示範環繞音效片段,片段開首一段 7.1 聲道 Sound Check 聲軌,雖然只是透過耳筒輸出,但每聲道的位置都能準確地輸出,效果令人驚喜。之後在開啟 DTS Headphone:X 混音模式下,試看《BioHazard 7》遊戲體驗版片段,感覺其模擬環繞聲音場開揚,而各聲音細節亦有明確定位,人聲對白輸出清晰之餘,高頻亦未見有刺耳感,而低頻更是既有量感亦富層次,可謂質、量兼備,整體聲音表現絕對收貨,可惜的是模擬環繞聲模式未能配合 PS4 及 Xbox One 等遊戲機使用,否則對 Gamer 而言定必更為吸引。

售價:$1,699

查詢:Good Century(3619 6499)

Logitech_19

Logitech_18


• 不想錯過新科技 ? 請 Follow unwire.hk FB 專頁 http://facebook.com/unwirehk/

The post 唔止無線 仲可以一按變 Surround !Logitech G933 Gaming Headphone 評測 appeared first on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家居 IMAX 安裝服務 40 萬美金起 ! 艾域:「當然間屋要有番咁上下大啦 」

$
0
0

maxresdefault-11
據 Bloomberg News 報導,IMAX 將會在北美及歐洲推出 Palais 及 Platinum 兩種私人家庭影院構建計劃(計劃本身針對中國及中東個別高消費客群),當中 Palais 索價 40 萬美金,專為面積為 750 呎的視聽空間而設,器材將會包括兩部 IMAX 4K 2D/3D 投影機、IMAX 代表性的「頂天立地」投影幕、專屬 IMAX 音響系統及輕觸式遙控。

 

至於 Platinum 版本則可容納多達 40 個座位,索價則達 100 萬美金。據報導指,IMAX 未來更有意推出名為 Prestige 的入門計劃,所需空間及價錢均是 Palais 的一半。
但除了硬件之外,想安坐家中欣賞 IMAX 電影,訊源當然亦不可或缺。現時家庭影院版本 IMAX 會附設一個價值 10,000 美金、以指紋解鎖的 IMAX Home Premier 機頂盒,用作下載及放映 IMAX 電影,但每次租賃新 IMAX 電影均需額外付費。


• 不想錯過新科技 ? 請 Follow unwire.hk FB 專頁 http://facebook.com/unwirehk/

The post 家居 IMAX 安裝服務 40 萬美金起 ! 艾域:「當然間屋要有番咁上下大啦 」 appeared first on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全線 UHD Premium 認證 同時支援 HDR-10 / Dolby Vision  LG B6/C6/E6/G6 OLED 4K HDR TV 初步評測

$
0
0

LG 在 4 月宣佈推出多款 Super UHD TV 系列之時,當時艾域已預期該品牌會在不久將來更新旗下的 OLED 4K TV 產品線,令功能能夠與 Super UHD TV 看齊。事隔兩個月,LG 在今日正式發表 2016 年的 OLED TV 產品線,更一口氣帶來 B6、C6、E6 及 G6 4 個系列,究竟新系列功能有何革新?各系列之間有何分別?就讓艾域為大家深入解構一下吧。

G6 為旗艦型號,屏幕尺寸為 77 吋,其座檯底座同時為 harman/kardon 與 LG 共同研發之 SoundBar 喇叭系統。

G6 為旗艦型號,屏幕尺寸為 77 吋,其座檯底座同時為 harman/kardon 與 LG 共同研發之 SoundBar 喇叭系統。

Multi-HDR 同時支援 Dolby Vision & HDR-10

與旗下的 Super UHD TV 一樣,LG 是次發佈的 4 款 OLED TV 均為 Multi-HDR 規格,意指同時支援 Dolby Vision 及 HDR-10 兩種 HDR 影像格式。據艾域所知,Dolby Vision 會針對逐格畫面作 HDR 修正,用以提供更為精準理想的 HDR 表現,而顯示器亦需要額外內置 Dolby Vision 解碼晶片。雖則現階段在香港僅有 Netflix 支援 Dolby Vision(該平台同時對應 HDR-10,暫時更只有《馬可波羅》一套劇集支援 HDR 顯示),但不少荷里活片商,包括 MGM、Sony Pictures、Universal Pictures、Warner Bros. 等已與 Dolby 達成合作協議,將會在未來使用 Dolby Vision 製作 4K UHD BD(現時已推出之 4K UHD BD,均是採用 HDR-10 格式),LG Super HD TV 以至今次的 OLED TV 同時支援 Dolby Vsion 及 HDR-10,就可免卻將來有機會出現的兼容問題。

E6 與 G6 一樣,底座亦是 harman/kardon SoundBar,並會提供 65 吋及 55 吋兩款尺寸。

E6 與 G6 一樣,底座亦是 harman/kardon SoundBar,並會提供 65 吋及 55 吋兩款尺寸。

E6 採用 Picture-on-Glass 設計,OLED 面板僅厚 3mm,連玻璃背板亦只厚 5mm。

E6 採用 Picture-on-Glass 設計,OLED 面板(圖中左半部)僅厚 3mm,連玻璃背板亦只厚 5mm。

至於 77 吋的 G6 亦一樣是 Picture-on-Glass 設計,OLED 面板為 4mm 厚,較 E6 稍厚,而連玻璃背板則約厚 7mm。

至於 77 吋的 G6 亦一樣是 Picture-on-Glass 設計,OLED 面板為 4mm 厚(圖中右半部),較 E6 稍厚,而連玻璃背板則約厚 7mm。

LG_05

而 B6(上圖)及 C6(下圖),前者與 E6 及 G6 一樣為平面屏幕設計,但不支援 顯示 3D 影像;後者則屬 4 個系列唯一一款弧形屏幕機種,亦提供 55 吋及 65 吋兩款型號。

而 B6(上圖)及 C6(下圖),前者與 E6 及 G6 一樣為平面屏幕設計,但不支援 顯示 3D 影像;後者則屬 4 個系列唯一一款弧形屏幕機種,亦提供 55 吋及 65 吋兩款型號。

LG_07

4 個系列均支援 HDR-10 及 Dolby Vision,並各設有 3 種預設畫面模式。

4 個系列均支援 HDR-10 及 Dolby Vision,並各設有 3 種預設畫面模式。

LG_15

B6 及 C6 均用上 Blade Slim 一體式屏幕面板設計,面板連機身最薄位置厚度約為 5mm。

B6 及 C6 均用上 Blade Slim 一體式屏幕面板設計,面板連機身最薄位置厚度約為 5mm。

3 款平面加 1 款弧面 均取獲 UltraHD Premium 認證

是次 LG 發佈的 4 款 OLED TV,分別為 B6(55 吋,不支援顯示 3D 影像)、C6(55 吋、65 吋)、E6(55 吋及 65 吋)及 G6(77 吋),但就一反 LG 以往之 OLED TV 的常態,僅有 C6 為弧形屏幕設計,其他 3 個系列均為平面設計。4 個系列均取獲於年初 CES 2016 發佈之 UltraHD Premium 認證,但與 LED 背光 LCD TV 之 UltraHD Premium 認證標準不同,OLED TV 取獲該認證的要求為電視機最高亮度及黑電平(Black Level)分別需要高於 540nits 及低於 0.0005 nits,而 LED LCD TV 的標準則為 1,000nits 及 0.05 nits。

E6 及 G6 的底座同時為 harman/kardon SoundBar,當中 G6 的所有端子均設於底座背面,而 E6 則設置於電視機背。

E6 及 G6 的底座同時為 harman/kardon SoundBar,當中 G6 的所有端子均設於底座背面,而 E6 則設置於電視機背。

全線系列均設有 1 組 USB 3.0 及兩組 USB 2.0 輸入端子,至於 HDMI,E6 及 G6 系列設有 4 組輸入,而 B6 及 C6 則只有 3 組。

全線系列均設有 1 組 USB 3.0 及兩組 USB 2.0 輸入端子,至於 HDMI,E6 及 G6 系列設有 4 組輸入,而 B6 及 C6 則只有 3 組。

其他端子還包括 Ethernet、3.5mm AV、3.5mm 色差輸入,以及光纖和 3.5mm mini jack Audio 輸出。

其他端子還包括 Ethernet、3.5mm AV、3.5mm 色差輸入,以及光纖和 3.5mm mini jack Audio 輸出。

4 款全新 OLED 4K HDR TV,均會隨機附送左邊全新設計的 Magic Remote,而高階型號 E6 及 G6 則會加送右邊的簡化版遙控器,當中 E6 為銀色設計,而 G6 則會用上金色。

4 款全新 OLED 4K HDR TV,均會隨機附送左邊全新設計的 Magic Remote,而高階型號 E6 及 G6 則會加送右邊的簡化版遙控器,當中 E6 為銀色設計,而 G6 則會用上金色。

與 LG Super UHD TV 系列一樣,全線新 OLED 4K HDR TV 均採用 webOS 3.0 智能電視作業系統,新增的「MagicZoom」、「Magic Mobile Connection」、「Magic Sound Tuning」等功能均一應俱全。

與 LG Super UHD TV 系列一樣,全線新 OLED 4K HDR TV 均採用 webOS 3.0 智能電視作業系統,新增的「MagicZoom」、「Magic Mobile Connection」、「Magic Sound Tuning」等功能均一應俱全。

與 LG Super UHD TV 系列一樣,全線新 OLED 4K HDR TV 均採用 webOS 3.0 智能電視作業系統,新增的「MagicZoom」、「Magic Mobile Connection」、「Magic Sound Tuning」等功能均一應俱全。

透過 Netflix 平台,用戶即可串流觀看 Dolby Vision 4K UHD 影片。

透過 Netflix 平台,用戶即可串流觀看 Dolby Vision 4K UHD 影片。

外國經常有網上評論指 OLED TV 長時間使用會有燒印問題,LG 特此在新型號加入名為「清除屏幕雜訊」功能,用以避免屏幕出現燒印問題。

外國經常有網上評論指 OLED TV 長時間使用會有燒印問題,LG 特此在新型號加入名為「清除屏幕雜訊」功能,用以避免屏幕出現燒印問題。

艾域:「G6 HDR 光暗對比及立體感俱佳。」

艾域於發佈會現場試看 G6 系列播放之 HDR-10 4K UHD 示範片段,感覺畫面的黑位依然有著 OLED TV 的絕對深沉優勢,而暗位及光位受惠於 HDR 顯示,即使現場燈火通明,細節層次依然豐富清晰,亮度足夠之餘亦不會有刺眼感,而 4K 解像度也有效增強整體畫面的立體感,整體畫質絕不負「旗艦」之名。

售價:待定(77 吋 G6),$61,280(65 吋 E6),$40,500(55 吋 E6),待定(65 吋 C6),$37,390(55 吋 C6),$35,380(55 吋 B6,7 月上旬推出)

查詢:LG(3543 7777)

LG_20

LG_21

LG_22


• 不想錯過新科技 ? 請 Follow unwire.hk FB 專頁 http://facebook.com/unwirehk/

The post 全線 UHD Premium 認證 同時支援 HDR-10 / Dolby Vision  LG B6/C6/E6/G6 OLED 4K HDR TV 初步評測 appeared first on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又一 UHD Premium 認證電視登場 Panasonic DX900 旗艦級 HDR 4K 3DTV 抵港

$
0
0

在云云一線電視品牌當中,Sony、LG、Samsung 均已先後推出 2016 年的多款 4K TV,當中兩個韓國品牌之旗艦產品,均取獲 UHD Alliance 制訂之 Ultra HD Premium 認證。至於不少影音玩家均甚為鍾愛的日系品牌 Panasonic,亦終在今日舉行發佈會,宣佈推出 3 款全新 4KTV 系列,當中就包括同樣取獲 Ultra HD Premium 認證,並與其他品牌一樣追加支援顯示 HDR 影像訊號之旗艦作 DX900。

Panasonic_90

荷里活專業調色師加持   兼獲 THX 4K Display 認證

Panasonic 去年未有在港引入旗艦系列 4KTV,令不少追求極致畫面的發燒友暫緩升級換機計劃,今年他們終於等到了!是日發佈之旗艦型號 DX900,僅設 65 吋一個型號,取獲 UHD Premium 認證及支援 HDR 之餘,廠方更特別邀請荷里活專業調色師 Mike Sowa,負責為這款電視機作顏色校準,配合升格為 Hexa Chroma Drive Pro 之「3+3 原色」6 軸色座標補正技術,令此機足以顯示 DPI 98% 色域範圍,帶來更貼近業界標準之超高清畫面。另外,此機亦取獲 THX 4K Display 認證及支援 isfccc 畫面調校系統,搭載 Ultra Bright Panel 高光度面板、Firefox OS 智能電視操作系統,以及支援 Local Dimming Ultra 局部光暗調控之蜂巢結構 LED 背光系統,並維持該品牌的 5 年保用,規格絕對是落足料!

旗艦型號 DX900 同時取獲 UHD Premium 及 THX 4K Display 認證。

旗艦型號 DX900 同時取獲 UHD Premium 及 THX 4K Display 認證。

一樣支援 HDR    Panasonic DX700 系列

除 DX900 之外,同場 Panasonic 亦宣布推出 DX700 及 DX650 兩款全新 4KTV 系列,前者設有 65 吋及 58 吋兩款型號,與 DX900 一樣支援顯示 HDR 影像訊號,以及對應主動式 3D 顯示,但就改用「3+3 原色」6 軸色座標補正技術改為 Hexa Chroma Drive Plus 版本,而面板亦改為 Super Bright Panel Plus,可說是該品牌支援 HDR 影像的主力 4KTV 系列。至於 DX650 則為入門 4KTV 型號,共設有 40 吋、49 吋及 55 吋 3 款型號,均不支援 HDR、3D 顯示及「3+3 原色」補正,但用上 IPS 面板及 Firefox 智能電視作業系統,並與 DX700 系列一樣搭載 Switch Design 可調式底座腳架。

售價:
$54,900(TH-65DX900H,7 月上旬推出)
待定       (TH-65DX700H、TH-58DX700H,8 月中旬推出)
$14,900(TH-55DX650H,7 月上旬推出)
$9,590(TH-49DX650H,7 月上旬推出)
$7,680(TH-40DX650H,已推出)

Panasonic_02

DX700 與 DX900 一樣支援顯示 HDR 影像訊號,設有 65 吋及 58 吋兩款型號。

Panasonic_03

而 DX650 則屬入門型號,僅為 4K 解像度,並不支援 HDR 顯示。

Panasonic_05

DX700 及 DX650 均用上

DX700 及 DX650 均用上 Switch Design 可調式底座腳架,可因應需要自由改變腳架安裝位置及方向。

 

 

• 不想錯過新科技 ? 請 Follow unwire.hk FB 專頁 http://facebook.com/unwirehk/

The post 又一 UHD Premium 認證電視登場 Panasonic DX900 旗艦級 HDR 4K 3DTV 抵港 appeared first on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艾域教你 4 招玩盡 Google Chromecast 多媒體串流裝置

$
0
0

早前艾域身邊一位朋友問及,若想將 MacBook 畫面傳送至電視機輸出,究竟選擇同系的 Apple TV,還是 4 月正式有行貨推出之 Google Chromecast 2 多媒體串流裝置?

有見 Chromecast 重要拍檔、網頁瀏覽器《Chrome》上週宣布在 51 版本開始預載 Google Cast 功能,無需再額外安裝「Google Cast」擴充功能,令整體使用更為方便,艾域決定在此為各位 Wire 民整理並分享一下自己使用 Chroemcast 時的小技巧,好讓大家玩盡這支 $349 的小配件。

chromecast

網頁嵌入影片電視全屏睇

要數艾域自己平日最常使用到 Chromecast 2 的情況,一定是在手機搜尋到想看的 YouTube 影片,就會按下那個「Cast」投放鍵,於 Chromecast 2 上開啟並播放。但其實除了支援 Google Cast 的 Apps 之外,當你使用電腦版《Chrome》瀏覽網頁時,其實亦可透過 Chromecast 裝置,將網頁上嵌入的影片投放至電視機上作全屏觀看。艾域粗略地測試過,我們 Unwire 網站,以至其他本地著名影片網站如 Viu、ViuTV、i-cable、now 新聞、毛記電視、LeSports HK、myTV 等內崁的影片,均可透過 Chromecast 使用這種方式,在電視上作全屏播放,十分方便。

要在 Chromecast 上全屏幕觀看網頁嵌入影片,方法是先將瀏覽中的網頁,按「Cast」投放鍵投放至 Chromecast。

▲要在 Chromecast 上全屏幕觀看網頁嵌入影片,方法是先將瀏覽中的網頁,按「Cast」投放鍵投放至 Chromecast。

之後 Chromecast 裝置就會在電視上同步顯示該網頁,但只會顯示網頁主要內容,不會網址、書籤列及工具列,而且會留下上下黑 Bar。

▲之後 Chromecast 裝置就會在電視上同步顯示該網頁,但只會顯示網頁主要內容,不會網址、書籤列及工具列,而且會留下上下黑 Bar。

此時你在電腦上播放網頁中的嵌入影片,並在影片播放框上按全屏幕按鍵(紅圈)。

▲此時你在電腦上播放網頁中的嵌入影片,並在影片播放框上按全屏幕按鍵(紅圈)。

之後,Chromecast 就會自動調整至真正全屏幕模式播放影片。

▲之後,Chromecast 就會自動調整至真正全屏幕模式播放影片,不會有黑邊。

投放解像度可以手動設定

雖然可作全屏幕顯示,但若果內嵌影片畫面差劣,在更大尺寸的電視機上觀看,或許會將缺點進一步放大。若要避免上述問題,而各位家中的路由器網速又夠快的話,不妨透過 Google Cast 的擴充功能選項設定,將「分頁投放品質」設定成「自動」,令畫面最高可以 1080p 解像度、5Mbps 位元率串流播放。

▲要手動設定投放解像度,用戶需先在 Chrome 瀏覽器按「Cast」投放鍵,然後按「選項」。

▲要手動設定投放解像度,用戶需先在 Chrome 瀏覽器按「Cast」投放鍵,然後按「選項」。

▲之後就可在「分頁投放品質」選項中,設定為「最高」、「高」、「標準」及「自動」等不同解像度及位元率。

▲之後就可在「分頁投放品質」選項中,設定為「最高」、「高」、「標準」及「自動」等不同解像度及位元率。

支援全個畫面鏡像輸出但未夠穩定

上文提及在投放《Chrome》網頁時,Chromecast 只會顯示網頁中間位置的主要內容,而非輸出整個畫面,但究竟 Chromecast 可否像 Apple TV 般作 AirPlay 完整鏡像輸出(Mirroring)呢?答案是可以的,但這種功能現階段仍屬實驗性質,實測流暢度仍不及 AirPlay,會有「掉格」延遲感,在觀看影片時情況最為明顯,期望下階段 Chromecast 能夠在這項功能上花多點筆墨,去改善其實際使用體驗。

▲若想將整個或者個別電腦螢幕/視窗投放至 Chromecast 輸出,可先按「Cast」投放鍵,然後按右上角的下箭咀,選擇「投放螢幕/視窗(實驗性)」選項。

▲若想將整個或者個別電腦螢幕/視窗投放至 Chromecast 輸出,可先按「Cast」投放鍵,然後按右上角的下箭咀,選擇「投放螢幕/視窗(實驗性)」選項。

▲然後選擇要投放至的 Google Cast 裝置。

▲然後選擇要投放至的 Google Cast 裝置。

▲之後 Chrome 瀏覽器就會進入「分享螢幕畫面」介面,用戶可選擇將整個畫面投放至 Google Cast 兼容裝置上輸出,亦即鏡像輸出,或者指定的一個螢幕、網頁或視窗。

▲之後 Chrome 瀏覽器就會進入「分享螢幕畫面」介面,用戶可選擇將整個畫面投放至 Google Cast 兼容裝置上輸出,亦即鏡像輸出,或者指定的一個螢幕、網頁或視窗。

若有多部 Chromecast 裝置  記得改好顯示名稱

Chromecast 最大優點是其 $349 的相宜價格,因此當日第一代甫推出,艾域已經即時在 Google Store 入手,而當下手頭上支援 Google Cast 的裝置,亦已有第一代及第二代 Chromecast,以及 Nvidia Shield Android TV 遊戲主機。若閣下亦與艾域一樣擁有多支 Chromecast 或支援 Google Cast 的裝置,就記得要為它們妥善命名,

可以避免原本想在客廳觀看影片,卻錯誤將畫面投放至書房或者睡房的裝置上播放。

▲要為 Chromecast 裝置改名,同樣是先按「Cast」投放鍵並按「選項」。

▲要為 Chromecast 裝置改名,同樣是先按「Cast」投放鍵並按「選項」。

▲今次就需在「Google Cast 擴充功能選項」選單中的「Cast 裝置」中,選擇「管理 Cast 裝置」。

▲今次就需在「Google Cast 擴充功能選項」選單中的「Cast 裝置」中,選擇「管理 Cast 裝置」。

▲之後就會看到已連線的各支 Chromecast 裝置,若要改名需按加邊的「設定」圖示。

▲之後就會看到已連線的各支 Chromecast 裝置,若要改名需按加邊的「設定」圖示。

▲進入設定選單,你就可為 Chromecast 更改名稱,以及設定時區、時間顯示格式及語音。

▲進入設定選單,你就可為 Chromecast 更改名稱,以及設定時區、時間顯示格式及語音。

• 不想錯過新科技 ? 請 Follow unwire.hk FB 專頁 http://facebook.com/unwirehk/

The post 艾域教你 4 招玩盡 Google Chromecast 多媒體串流裝置 appeared first on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寒戰2》導演為大家拆解背後「黑」幕:高格調、權力鬥爭

$
0
0

「非常時期,用非常方法。」《寒戰》中劉德華這經典金句相信各位 wire 民依然印象深刻!2012 年《寒戰》上映時成為兩岸三地叫好叫座的「非常」電影,風頭一時無兩,有留到最後的 wire 民就一定記得片尾更為續集埋下伏線。大家等足四年,《寒戰2》亦終於上映。片中不但見到郭富城、梁家輝等原班人馬,還加入了重量級的發哥周潤發,單看陣容已非常震撼;究竟三位影帝如何掀起戰幔?今次《寒戰2》拍攝時背後又是否潛藏那些比喻,現在就由兩位導演梁樂民、陸劍青為各位 wire 民一一細說。

pic005

三大影帝延續激戰

《寒戰2》故事時空緊接上集,梁家輝為處理涉及其子彭于晏的案件而取消退休前休假重返警隊,與榮升警隊「一哥」的郭富城針鋒相對,而飾演前特委法官及資深大律師的發哥亦加入戰團。陸劍青續指,今集會為上集的懸念解謎:「消失的衝鋒車去了哪裏?五千萬贖金的下落?誰是幕後黑手?」相信有睇過第一集的 wire 民都會有這些疑問,在今集會將會得到圓滿的答案。
pic007

▲三大影帝在大銀幕上鬥型鬥演技,絕對值得一眾影迷引頸以待。

不能缺少的「純黑」

要將高潮跌宕的劇情呈現眼前,掀動觀眾情緒,劇本、角色固然重要,畫面處理同樣要記一功。兩位導演不諱言,打從第一集開始已決定以「黑色」作為主調。陸劍青表示:「黑色能呈現高格調的感覺,電影是軟實力,許多外國觀眾會透過香港電影去認識香港,所以希望用黑色帶出香港警隊高格調的形象。」對梁樂民而言,純黑色更有多一重意義:「早於戰國時代,秦始皇已愛用黑色,這是權力的象徵,而《寒戰》是圍繞權力鬥爭,自然用上黑調。」不過,「黑色很難拿揑,不夠黑畫面會灰矇矇很難看,過了火又會太暗漆黑一片。」他指影片經過大膽的後期矯色,可謂達到「極致的黑」,深一丁點便是太暗,亦是他最想呈現的氣氛。梁樂民補充:「最靚的黑色是黑當中要有細節、有層次,讓觀眾在黑調之中看到深度。」所以各位 wire 民入場欣賞《寒戰2》時一定要好好細味當中的「氣氛」和「深度」。
pic008

▲不少影迷擔心發哥會像上集的劉德華般戲份太少,梁導演大派定心丸:「今次大家會滿意!」

 不可錯過的「一」幕

說到情節,當然要問兩位導演哪一場戲必需特別留意,陸劍青直言:「這問題很難答,我會選其中一幕大型爆炸場面,因為拍攝時不可用電油,所以要後期製作濃煙效果,要呈現逼真的黑煙很高難度。」梁樂民則認為是喪禮的一場:「那場戲無論是畫面、用色、音樂各方面的要求都特別高,營造出震撼的氣勢。」
pic009

▲令衝鋒車消失的關鍵人物彭于晏,今集繼續有不少動作鏡頭和內心戲。

家中都可以重溫無與倫比的純黑色調

始終《寒戰》與《寒戰2》相隔了 4 年的時間,相信不少 wire 民入場看《寒戰2》前都會先重溫《寒戰》的劇情,以便重新了解整個故事的內容,再看《寒戰2》會更投入。不過,要在家中重溫《寒戰》當中的黑色魅力,能夠理想地呈現出黑位及暗位層次的電視機就顯得更為重要,不知各位 wire 民會否立即聯想起 LG 近期推出的 4K HDR OLED TV E6 系列呢?E6 系列分別設有 55″ 及 65″ 兩個尺寸供大家選擇,除了 2 款 E6 產品之外,同時還有 C6、B6 以及去到 77″ 的 G6 型號,這 4 款新型號均受惠於 LG 的 OLED 技術,畫面上每個像素均能自行發光,因此無需額外配置背光燈,更有助於展示出純黑及各種亮麗色彩,能夠呈現《寒戰》電影系列的完美純黑,任何暗位細節均能清晰展現,即使在黑暗畫面中微小光位都能清晰看到。配合超亮度提升技術(ULTRA Luminance),大幅提升畫面的亮度對比,呈現更有層次及富立體深度的純黑色。很多時電視機如果亮度太高,畫面就會出現灰浮問題,而這幾款新機則未見有這個問題;另一個增強處理技術「Contrast Maximizer」,就可以進一步提供更深層次的對比度,可以令到畫面更富立體感,觀看影片時就更有置身現場之感覺。加上 Billion Rich Colors 及 10-bit 處理能力,令 E6 支援 99% 的 DCI-P3 數碼影院色域,將導演的拍攝效果真實細緻地呈現。

 

LG_99

LG 最新推出的 4K HDR OLED TV E6 系列,設有 55″ 及 65″ 兩款尺寸選擇。

Multi-HDR 規格  同時支援 Dolby Vision & HDR-10 格式

另外,更同時支援兩大 HDR 格式 Dolby Vision 及 HDR-10,兼且得到 UHD Premium 認證,畫面光暗層次就自然更上一層樓。其中,Dolby Vision 會針對逐格畫面作 HDR 修正,用以提供更為精準理想的 HDR 表現,而顯示器亦需要額外內置 Dolby Vision 解碼晶片。目前 Netflix 有支援 Dolby Vision 的影片劇集,不少荷里活片商已經與 Dolby 達成合作協議,將會在未來使用 Dolby Vision 製作 4K UHD BD。雖然要真正睇到支援 Dolby Vision 4K 影片還要等等,但好處就是可以省卻日後再要升級換機的不便。

pic006

除此之外,E6 擁有獨特的 Picture-on-Glass 設計,不但機身特別纖薄,更有型格時尚的流線外形,小編就最中意當中的纖薄同幼邊框設計,始終要座枱擺放的話,機身太厚就不太適合。睇戲要有影院級體驗,音效亦同樣不能忽視,E6 系列配備與 harman/kardon 攜手炮製的前置 Sound Bar 揚聲器,提供高質音效,而且 Sound Bar 同時為電視機的底座支架,絲毫不佔額外擺放空間,亦無需像以往要考慮多個喇叭的擺放位置,就可令各位 wire 民在家中享受到猶如置身戲院般的超凡視聽體驗。

pic002

▲其中 E6 採用 Picture-on-Glass 設計,OLED 面板僅厚 3mm,連玻璃背板亦只厚 5mm。

pic003

pic004

▲支援 HDR-10 及 Dolby Vision,並各設有 3 種預設畫面模式。

辛尼評論:E6 已經有得買

其實 4K 近半年已經逐漸成為主流,並打入家庭市場,因此現時要換電視,選擇 4K 型號絕對是大勢所趨,好似 LG 今次推出的電視系列,亦已經加入兩大 HDR 格式 Dolby Vision 及 HDR-10,各位 wire 民如果想升級的話,現時 E6 已經有售,65″ 為 $61,280 至於 55″ 則是 $40,500。

• 不想錯過新科技 ? 請 Follow unwire.hk FB 專頁 http://facebook.com/unwirehk/

The post 《寒戰2》導演為大家拆解背後「黑」幕:高格調、權力鬥爭 appeared first on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日本唯一生產商!船井電機宣佈 VHS 錄影機將於本月底正式停產

$
0
0

隨著現時有手機、電腦及硬碟等產品,想將各種影片儲存起來可說是十分方便,但回想起二、三十年前,往往都需要用上錄影機及錄影帶才能辦得到。雖然錄影機這種產品如今應該已經甚少人會用,但今日日本卻傳來了一個壞消息,因為唯一生產 VHS 錄影機的船井電機,已經宣佈將會停止生產該產品。

001

據日經新聞報導,自從 Panasonic 等主要家電廠商退出了 VHS 錄影機市場之後,船井電機是目前日本國內唯一的生產廠商。只可惜他們日前就表示由於錄影機市場正不斷萎縮,再加上生產用的部件如今已越來越難入手,因此他們最後唯有忍痛退出市場,並將會於 7 月底正式停止 VHS 錄影機的生產線。留意船井電機目前主要在中國廠房內生產 VHS 錄影機,並以 Sanyo 品牌的名義將產品銷售到北美市場。此外,雖然船井電機表示市場萎縮,但據知去年他們就總共出售了 75 萬部 VHS 錄影機。

003

最後順帶一提,上世紀 80 及 90 年代 JVC 及 Sony 曾相繼推出 VHS 及 Betamax 制式錄影機及錄影帶,而在數碼錄影近年逐漸盛行之下,Sony 於 2002 年及去年就分別停產了 Betamax 錄影機及錄影帶。至於今次連 VHS 錄影機都退出市場,可見錄影機這種產品將很快會成為歷史,如果大家有興趣買一部作為紀念,那就記得要盡快出手了。

002

來源:Nikkei

• 不想錯過新科技 ? 請 Follow unwire.hk FB 專頁 http://facebook.com/unwirehk/

The post 日本唯一生產商!船井電機宣佈 VHS 錄影機將於本月底正式停產 appeared first on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艾域推薦 : 玩盡你的 Android TV – 4 款必裝 apps 及強化設定技

$
0
0

究竟 Android TV 用於電視之上是否好用呢?若果只依賴 Google Play 上的 Android TV 專用 apps,或許你會非常失望,但與一般 Android 裝置一樣,Android TV 平台其實亦可手動安裝 APK 檔。在此艾域就透過 Nvidia Shield 作示範,推薦 4 個 Android TV 必裝 apps,並分享一下箇中的設定小技巧,若閣下剛剛成為 Sony Android TV 的用戶,又或者乘早前的 Amazon Prime Day 從美國購入 Nvidia Shield,這篇初心者上手文章應該有一讀的價值。

androidtv-skill

在 2014 年年中的 Google I/O 開發者大會中,Google 正式向全球宣布推出 Android TV Smart TV 作業系統,更獲一線電視品牌 Sony 力撐,在近兩年所推出的電視產品中,均全面採用 Android TV 系統。其實除 Sony 之外,美國電子競技品牌 Razer,亦曾在香港推出過 Android TV 主機 Forge TV Bundle,另外兩個知名電視品牌 Philips 及 Sharp 亦先後在外國推出過採用 Android TV 系統的電視機,只是與 Google 自家的 Nexus Player,以及艾域自用中的 Nvidia Shield 一樣未有在港推出。

AndroidTV_01

在香港,Sony 為 Android TV Smart TV 平台的主要推手。

在香港,Sony 為 Android TV Smart TV 平台的主要推手。

考慮到靈活性,艾域就選擇在美國 Amazon 購入香港未有推出行貨的 Nvidia Shield Android TV Box,今次這篇文章亦是以此機作示範。

考慮到靈活性,艾域就選擇在美國 Amazon 購入香港未有推出行貨的 Nvidia Shield Android TV Box,今次這篇文章亦是以此機作示範。

Android TV 新機落地必裝 Apps(一):顯示所有已安裝 apps  《Sideload Launcher》

在安裝連接妥當之後,艾域建議你打開 Android TV 系統安裝的第一個 app,應該是設有 Android TV 專屬版本的《Sideload Launcher》。為何要一來就安裝這個 app?這是因為雖然 Android TV 雖然可以透過 USB 或網絡安裝 APK 檔,但若果不是透過 Google Play 安裝,這些 Apps 都無法在首頁介面中顯示,要開啟就要進入「設定」選單中的「應用程式」選項。但透過《Sideload Launcher》,不論是在 Google Play  直接下載,還是手動安裝 APK 檔的所有 Apps,都會一併在該 Apps 上顯示,就如 Android 流動智能裝置的 App Drawer,使用 Apps 的方便度就可大大增加。

雖然 Android TV 系統支援手動安裝 APK 檔,但這些手動安裝的 Apps,並不會在首頁中的「應用程式」中顯示。

雖然 Android TV 系統支援手動安裝 APK 檔,但這些手動安裝的 Apps,並不會在首頁中的「應用程式」中顯示。

若要開啟這些手動安裝的 Apps,就要進入「設定」選單中的「已下載的應用程式」中選擇開啟。

若要開啟這些手動安裝的 Apps,就要進入「設定」選單中的「已下載的應用程式」中選擇開啟。

不過,你只需在 Android TV 的 Google Play 中,安裝圖中的《Sideload Launcher》。

不過,你只需在 Android TV 的 Google Play 中,安裝圖中的《Sideload Launcher》。

就可如同流動智能裝置的 App Drawer 一樣,顯示所有已安裝到 Android TV 的 Apps。

就可如同流動智能裝置的 App Drawer 一樣,顯示所有已安裝到 Android TV 的 Apps。

Android TV 新機落地必裝 Apps(二):Google Drive 直裝 APK 《ES 檔案瀏覽器》

若要避免在網上下載到帶有病毒的 APK 檔,最好方法就是在智能裝置上將 Apps 自行備份成 APK 檔,再放至 Android TV 上安裝,但若果每次都要先將 APK 檔從智能裝置複製至 USB 手指,再將 USB 手指放至 Android TV 上安裝,安裝多兩次或許就會覺得麻煩不已。為解決這個問題,艾域現時會先將想安裝至 Android TV 的 APK 檔 上載至 Google Drive,再裝過設有 Android TV 專屬版本的《ES 檔案瀏覽器》app 登入 Google Drive,然後再直接開啟並安裝該 APK 檔,令整個安裝過程簡化不少,亦是另一個必裝的 Android TV App。

與《Sideload Launcher》一樣,《ES 檔案瀏覽器》亦設有 Android TV 專屬版本,可在 Android TV 版本 Google Play 中直接搜尋及下載。

與《Sideload Launcher》一樣,《ES 檔案瀏覽器》亦設有 Android TV 專屬版本,可在 Android TV 版本 Google Play 中直接搜尋及下載。

開啟《ES 檔案瀏覽器》之後選擇「網路」選項,再進入「雲端硬碟」,就可登入你自己的 Google Drive。

開啟《ES 檔案瀏覽器》之後選擇「網路」選項,再進入「雲端硬碟」,就可登入你自己的 Google Drive。

完成登入後,Google Drive 就會同步顯示所有已上載的檔案包括 APK 檔。

完成登入後,Google Drive 就會同步顯示所有已上載的檔案包括 APK 檔。

你可以直接在《ES 檔案瀏覽器》下載並安裝這些 APK 檔,為自己的 Android TV 增加各式各樣 Apps。

你可以直接在《ES 檔案瀏覽器》下載並安裝這些 APK 檔,為自己的 Android TV 增加各式各樣 Apps。

Android TV 新機落地必裝 Apps(三):全屏幕睇片 《Ultimate Rotation Control》

不知大家會否想問,究竟 Android TV 與坊間購買得到的 Android 多媒體播放盒有何分別呢?正如前文所述,Android TV 上的 Google Play,只會提供 Android TV 專用的 Apps。根據 Google 表示,Android TV 專用 Apps 的介面佈局及設計,必須考慮用戶會在 10 呎外距離上使用,因此一般都是圖案及文字較大、並且一定是橫向顯示。另外,Google 亦要求 Android TV 專用 apps 必須是可以透過遙控器或者體感遙控就能全面操控,而非一般 Android 智能裝置 Apps 的輕觸式操作。

但若果將一般智能裝置版本 apps 安裝到 Android TV,又會有甚麼問題出現呢?除了由於電視機不設輕觸式操作、部分按鍵無法使用外,另一主要問題就是 Apps 不能橫向顯示。前者可以透過使用滑鼠或「飛鼠遙控器」解決,而後者艾域則會推薦購買價值 $18 的付費 App《Ultimate Rotation Control》。這款 App 最大功能就是可將所有 Apps 強制以橫向方式顯示,特別是影視 Apps,若果這些 Apps 不設「全屏幕」顯示按鈕,在 Android TV 上觀看就會只有一小格畫面,變得怪形怪相。

《Ultimate Rotation Control》不設 Android TV 版本,若想將之安裝至 Android TV,就要先在智能裝置購買並備受成 APK 檔,再在 Android TV 上安裝。

《Ultimate Rotation Control》不設 Android TV 版本,若想將之安裝至 Android TV,就要先在智能裝置購買並備受成 APK 檔,再在 Android TV 上安裝。

開啟《Ultimate Rotation Control》App 之後,第一步要啟用該 App 的功能。

開啟《Ultimate Rotation Control》App 之後,第一步要啟用該 App 的功能。

啟用功能之後,就要在「全域旋轉」選項中選項「橫向」,之後所有 Apps 就會強制以橫向顯示。

啟用功能之後,就要在「全域旋轉」選項中選項「橫向」,之後所有 Apps 就會強制以橫向顯示。

以《now 新聞》app 為例,在 Android TV 安裝該 App 的 APK 檔之後,一般情況下開啟只會以直向式顯示。

以《now 新聞》app 為例,在 Android TV 安裝該 App 的 APK 檔之後,一般情況下開啟只會以直向式顯示。

播放新聞影片時亦會持續以直向顯示,由於該 App 正正不設「全屏幕」按鍵,因此亦無法轉為橫向全屏顯示。

播放新聞影片時亦會持續以直向顯示,由於該 App 正正不設「全屏幕」按鍵,因此亦無法轉為橫向全屏顯示。

但使用《Ultimate Rotation Control》App 之後,所有 App 就會強制以橫向顯示。

但使用《Ultimate Rotation Control》App 之後,所有 App 就會強制以橫向顯示。

而播放新聞影片時,也會以橫向全畫面顯示,用盡整個屏幕。

而播放新聞影片時,也會以橫向全畫面顯示,用盡整個屏幕。

Android TV 新機落地必裝 Apps(四):4K HEVC 影片流暢播放  《MX Player》

《MX Player》在 Android 流動智能裝置中,也是不少人的必用睇片 App,而該 App 亦設有 Android TV 版本。不論是 Sony 各個系列的 Android TV,還是今次示範用的 Nvidia Shield,均已內置 HEVC 硬件解碼,而《MX Player》亦支援相關硬件解碼設定,因此若想更流暢地播放 HEVC 編碼的 4K 超高清影片,這款播放 App 會是不俗之選。

《MX Player》設有 Android TV 專屬版本,可直接在 Google Play 中下載。

《MX Player》設有 Android TV 專屬版本,可直接在 Google Play 中下載。

除支援影像硬解功能外,《MX Player》亦可外掛字幕檔案。

除支援影像硬解功能外,《MX Player》亦可外掛字幕檔案。

使用硬解功能後,Nvidia Shield 即使播放高位元率 HEVC 4K 超高清影片,依然非常流暢。

使用硬解功能後,Nvidia Shield 即使播放高位元率 HEVC 4K 超高清影片,依然非常流暢。

同場加映:Nvidia Shield Experience Upgrade 3.2 韌體更新 主要新增功能一覽

在香港亦有不少影音玩家使用的 Nvidia Shield Android TV Box,在月初提供 Experience Upgrade 3.2 韌體更新,藉此機會艾域亦拆解一下更新後這部 Android TV Box 有何新增功能添加其中。

下載並更新之後,Nvidia Shield 的 Android 系統將繼續為 6.0 版本,而軟體版本則會變成 3.2(24.18.78.152)。

下載並更新之後,Nvidia Shield 的 Android 系統將繼續為 6.0 版本,而軟體版本則會變成 3.2(24.18.78.152)。

第一項主要新增功能就是可以掛上同一網絡的 NAS 網路存放裝置,往後在如《MX Player》等多媒體播放 apps 中,就可直接瀏覽 NAS 裝置共享的檔案,但未知相關功能會否在 Sony Android TV 更新至 Android 6.0 之後追加。

第一項主要新增功能就是可以掛上同一網絡的 NAS 網路存放裝置,往後在如《MX Player》等多媒體播放 apps 中,就可直接瀏覽 NAS 裝置共享的檔案,但未知相關功能會否在 Sony Android TV 更新至 Android 6.0 之後追加。

AndroidTV_24

第二項主要追加功能,就是支援串流播放 YouTube 4K/60fps 影片,可在播放影片時按「HQ」鍵,然後在「選取影片品質」中選擇 2160p60p。

第二項主要追加功能,就是支援串流播放 YouTube 4K/60fps 影片,可在播放影片時按「HQ」鍵,然後在「選取影片品質」中選擇 2160p60p。

第三項主要新增功能則是 Netflix 平台追加支援 HDR 顯示,但由於艾域家中的 4K UHD TV Panasonic TH-40CX600H 不支援 HDR 功能,因此暫時未確定到該功能是否有效,但估計問題不大。

第三項主要新增功能則是 Netflix 平台追加支援 HDR 顯示,但由於艾域家中的 4K UHD TV Panasonic TH-40CX600H 不支援 HDR 功能,因此暫時未確定到該功能是否有效,但估計問題不大。

• 不想錯過新科技 ? 請 Follow unwire.hk FB 專頁 http://facebook.com/unwirehk/

The post 艾域推薦 : 玩盡你的 Android TV – 4 款必裝 apps 及強化設定技 appeared first on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4K 都有真假?買碟前小心中伏!艾域教你 4K UHD BD 碟購前 3 點必查

$
0
0

隨著《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昨日正式上市,再加上月初的《末日先鋒:戰甲飛車》、《巨鯨傳奇︰怒海中心》及《LEGO 英雄傳》,以及預定在月底登場的《加州大地震》、《小飛俠:魔幻始源》及《洛奇外傳︰王者之後》,行版 4K UHD BD 的陣營突然強大了不少。

雖說較為可惜的是,行版 4K UHD BD 播放機至今仍未在港開售,但仍有不少影音玩家已經選擇購入 4K UHD BD,為未來晉身超高清影音玩家行列做好準備。除了行版碟之外,艾域偶爾亦會到外國網站選購 4K UHD BD,但在決定購入之前,自己會先做 3 項功課,以免自己入手後後悔,究竟是哪 3 項功課?在此為各位 Wire 民分享一下吧。

4KUHDBD_01

先問自己是否真的想睇呢?

不論是 DVD、BD 還是 4K UHD BD,在付款買碟之前,相信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是否想看那套電影,否則即使畫面絕佳、環繞聲震撼非常,但劇情卻令人昏昏欲睡,你還是會覺得自己付出的金錢是白費的。

瀏覽外國電影資料網站 看看是否 4K 拍攝及後期製作

4K UHD BD 與傳統 BD 最大分別,就是將解像度由後者的 1,920 x 1,080 全高清,升級至 3,840 x 2,160 超高清,但在台灣及外國不少影音網站都有討論的,就是這些 4K UHD BD,是否真的以 4K 拍攝及後期製作。就著相關問題,艾域自己會先登入著名電影資料網站 IMDb,搜尋每套電影中的「Technical Specs」資料,再參考當中的「Cinematographic Process」,若看到是 4K 或者接近 4K 拍攝,而且母帶(Master Format)亦是 4K 的話,就可視之為真正的 4K 碟。

至於其他 4K UHD BD,則有機會是電影片商在後期製作時進行增線(Upscale)處理,雖然畫質未必及得上 真 4K 製作的 4K UHD BD,但畫面的銳利度及紮實度,都會較現行 BD 有所提升。

想知道 4K UHD BD 是否原生 4K 拍攝及製作,可以登入 IMDb 參考一下相關資訊。

▲ 想知道 4K UHD BD 是否原生 4K 拍攝及製作,可以登入 IMDb 參考一下相關資訊。

以剛推出 4K UHD BD 的《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為例,IMDb 就指該電影的母帶格式為原生 4K。

▲ 以剛推出 4K UHD BD 的《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為例,IMDb 就指該電影的母帶格式為原生 4K。

另一個不少影音玩家都會留意的網站「Real Or Fake 4K」網站,就將電影分為「Real 4K」、「Nearly 4K」及「Improved」,較 IMDb 更為易於分類,在此亦推介大家在買碟前可以參考一下。

▲ 另一個不少影音玩家都會留意的網站「Real Or Fake 4K」,就將電影分為「Real 4K」、「Nearly 4K」及「Improved」,較 IMDb 更為易於分類,在此亦推介大家在買碟前可以參考一下。

但這個網站就將《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歸納為 Rearly 4K 而非 Real 4K,原因是該電影的視覺特技是以 2K 製作,並非整個製作流程均是以原生 4K 進行。

▲ 但這個網站就將《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歸納為 Rearly 4K 而非 Real 4K,原因是該電影的視覺特技是以 2K 製作,並非整個製作流程均是以原生 4K 進行。

留意 Dolby Atmos/DTS:X 會否是 4K UHD 碟獨享?

除了畫面之外,若閣下在購買 BD 及 4K UHD BD 之間猶豫不決之時,而家中又已有 Dolby Atmos/DTS:X 物件導向(Object-based)環繞聲系統之時,就要留意不同版本所採用的音效格式。像本地首張 4K UHD BD《死侍:不死現身》,其 BD 版本就只採用傳統的 DTS-HD Master Audio 7.1 音效,但 4K UHD BD 就搭載了 Dolby Atmos 音效。因此在決定付款之前,就記得要望望碟背,看看兩個版本所採用的音效格式會否有差異,避免因小失大了。

另一值得留意的就是音效格式,像《死侍:不死現身》,4K UHD BD 採用的是 Dolby Atmos,但 BD 版本則只屬 DTS-HD Master Audio 7.1。

▲ 另一值得留意的就是音效格式,像《死侍:不死現身》,4K UHD BD 採用的是 Dolby Atmos,但 BD 版本則只屬 DTS-HD Master Audio 7.1。

• 不想錯過新科技 ? 請 Follow unwire.hk FB 專頁 http://facebook.com/unwirehk/

The post 4K 都有真假?買碟前小心中伏!艾域教你 4K UHD BD 碟購前 3 點必查 appeared first on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搭載新影像處理晶片+背光驅動技術 Sony 英國發佈旗艦 BRAVIA 電視系列 ZD9

$
0
0

在年初美國舉行的 CES 2016 展覽中,Sony 曾經在場展示名為「Backlight Master Drive」的全新背光驅動技術之試作原型機。該技術結集「校正 LED 光束」(Calibrated beam LED)及極精準的發光運算法,號稱能夠帶來高達 4,000nits 的亮度之餘,背光系統上的每枚 LED 更可自行控制光暗,從而帶來猶如自行發光的效果,藉此提供更為理想的畫面對比度。事隔半年,Sony 搭載該種背光驅動技術的電視正式現身,那就是剛在英國發佈之 BRAVIA 旗艦電視系列 ZD9。

Sony_01

Sony_02

X1 Extreme 升級影像處理晶片    配備 Object-based HDR remaster 技術

除 Backlight Master Drive 之外,共設有 65 吋、75 吋及 100 吋 3 款型號的 ZD9 系列,還搭載了該品牌自家研發的升級版影像處理晶片 X1 Extreme,擁有「Object-based HDR remaster」、「雙數據庫運算」及「Super Bit Mapping 4k HDR」3 種畫面強化功能。Object-based HDR remaster 號稱可辨識出每個畫面中的主體物件,然後獨立進行顏色及對比度修正,令任何訊源都可呈現出如同真實世界的 HDR 高動態範圍視覺效果。至於「雙數據庫運算」(Dual Database Processing),則是在現有用作加強增線表現的電影數據庫之中,再追加一個 Sony 獨家的數據庫,主要用作進行降低雜訊處理。而「Super Bit Mapping 4k HDR」則會將傳統全高清的 8bit 影像以及 4K 的 10bit 影像,向上轉換成 14bit 訊號,令可顯示的顏色數量增加 64 倍之餘,亦可令畫面的漸層變化更為細緻自然。

ZD9 系列將在今年內於英國及愛爾蘭發售,65 吋、75 吋及 100 吋型號定價分別為 5,250、9,200 及 78,800 歐元,折合港幣約為 $45,000、$79,000 及 $673,000,可以預期 9 月初在德國舉行的 IFA 2016 展覽中,這款旗艦 BRAVIA 電視亦大有機會作現場真機展示。

Sony_03

100 吋型號隨機附送座地及座檯底座。

Sony_04

65 及 75 吋則只設座檯底座。

 

• 不想錯過新科技 ? 請 Follow unwire.hk FB 專頁 http://facebook.com/unwirehk/

The post 搭載新影像處理晶片+背光驅動技術 Sony 英國發佈旗艦 BRAVIA 電視系列 ZD9 appeared first on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系統韌體更新有期!Pioneer 及 Onkyo 擴音機 8 至 10 月陸續追加 DTS:X 解碼

$
0
0

今年 3 月艾域曾經為大家報導過,兩大日系擴音機品牌 Pioneer 及 Onkyo 分別預定在今年 9 月及夏季,為旗下指定環繞聲擴音機提供追加 DTS:X 解碼之系統韌體更新,但當時兩個廠商均未有確實日期提供。若果閣下剛巧是她們的用戶,終於不用無了期地等待了,因為 Pioneer 及 Onkyo 終於公佈相關更新詳情了!

Pioneer:16 年機 9/29 先行,15 年機 10/18 後隨

先說 Pioneer,該品牌將會在 9 月 29 日先為 2016 年型號 VSX-1131 及 SC-LX501 提供 DTS:X 韌體更新,而 15 年型號包括 SC-LX89、SC-LX-79 及 SC-LX59,則預定在大約兩星期後的 10 月 18 日開放韌體更新。

DTSX_Pioneer

Pioneer 今年推出的 VSX-1131,預定在 9 月 29 日更新追加 DTS:X 解碼。

Onkyo:統一 8/31 開始更新

至於 Onkyo 方面,不論是 15 年型號包括 TX-NR646、TX-NR747、TX-RZ800 及 TX-RZ900,還是 16 年機種 TX-NR555、TX-NR656、HT-R695、TX-RZ710 及 TX-RZ810,均統一預定於 8 月 31 日提供韌體下載及更新。兩個品牌追加 DTS:X 這種物件導向(Object-based)環繞聲解碼的韌體更新,與其他品牌一樣完全免費。雖說市場上搭載 DTS:X 音效的影碟其實甚少,但因為更新後將會同時追加Upmixing 功能「DTS Neural:X」,可令傳統聲道式環繞聲模擬成物件導向環繞聲輸出,這次更新其實仍有一定的價值及可玩性。

DTSX_Onkyo

Onkyo 則統一在 8 月 31 日提供 DTS:X 系統韌體更新,當中包括去年的中階型號 TX-NR646 及 TX-NR747。

• 不想錯過新科技 ? 請 Follow unwire.hk FB 專頁 http://facebook.com/unwirehk/

The post 系統韌體更新有期!Pioneer 及 Onkyo 擴音機 8 至 10 月陸續追加 DTS:X 解碼 appeared first on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三大影像提升新技術:色彩、對比度大提升 Samsung KS9800 SUHD 量子點電視

$
0
0

近兩年 4K SUHD TV 日漸已為主流,選擇亦愈來愈多, 但選擇多亦代表著花多眼亂,一時之間如何選擇一部適合自己的超高清電視機,或許實在無從入手。在各個一線品牌之中,Samsung 連續兩年炮製出旗艦系列 SUHD 量子點電視,今年的主力型號SUHD 量子點電視系列 除改用 10-bit 量子點顯示屏幕(Quantum dot display),締造 1,000nits 以上亮度、超過 10 億種顏色的畫面之外,更搭載全新 Tizen Smart TV 作業系統,功能更豐富兼操控亦更易上手,若閣下希望同時在電視上獲得卓越畫質與多元功能,就要將Samsung SUHD 量子點電視系列 列入考慮之列。

pic011-5-694x466

▲Samsung SUHD 量子點電視主力型號 KS9800 系列,合共提供 55 吋、65 吋及 78 吋曲面屏幕選擇。(產品屏幕及圖片只供參考)

10-bit 量子點顯示屏幕 畫面更光  顏色更豐富

Samsung SUHD 量子點電視系列最重要之處,就是於 LED 背光系統及 3,840 x 2,160 4K UHD LCD 面板之間,加入了無鎘量子點(Cadmium-free Quantum Dot)薄膜,再加上追加支援顯示 HDR 影像內容,令它的屏幕最高亮度可超過 1,000nits,同時黑電平(Black Level)則低於 0.05nits,在播放如 4K SUHD BD 等 HDR 影片時,既可提供充裕有力的光位之餘,卻絕不會令黑位變得灰浮,就連光暗位箇中的細節層次亦一覽無遺。
憑藉上述的畫面顯示能力,令 KS9800 與其他 KS 系列 Samsung SUHD量子點電視系列一樣,能夠取獲 UHD Alliance 制訂之 Ultra HD Premium 電視機認證,證明其實力已獲業界肯定。另外,由於用上 10-bit 極致透晰屏幕(Ultimate Ultra Clear Panel),KS9800 足以顯示多達 10 億種顏色,令畫面的顏色較前作更為豐富濃郁,更貼近我們在真實世界用雙眼看見的影像,將畫面及色彩完全重新定義。

pic013

▲ Samsung SUHD 量子點電視系列 KS9900、KS9800 及 KS8800,均採用 4,200R(弧度半徑為 4,200mm)曲面屏幕。(產品屏幕及圖片只供參考)

pic015
▲ Samsung SUHD 量子點電視支援顯示 4K UHD HDR 影像內容,配合 10-bit 量子點顯示屏幕,令屏幕最高亮度可超過 1,000nits,畫面亮麗而立體。(產品屏幕及圖片只供參考)

pic010

▲2016 年 Samsung SUHD 量子點電視,均追加支援顯示 HDR 影像內容。(產品屏幕及圖片只供參考)

 

植入多種畫面強化功能 全方位提升畫質

為將畫質提升至最佳水平,Samsung 在SUHD 量子點電視系列 植入多種畫面強化功能,包括「Ultra Black 真緻黑」技術,在屏幕表面上加入納米級圓錐體塗層,用以折射 20% 的外來光源,配合 Supreme UHD Dimming 局部光暗調控,從而提升整體畫面對比度,並令用戶獲得更舒適的畫面。另外,SUHD 量子點電視系列還配備 SUHD Re-mastering Engine 影像重繪引擎,可將任何影像內容,增線並強化至接近 4K SUHD 超高清影像質素。

pic012

▲ 採用 10-bit 極致透晰屏幕(Ultimate Ultra Clear Panel),畫面顏色較前作更為豐富濃郁。(產品屏幕及圖片只供參考)

pic001

▲屏幕表面上加入「Ultra Black 真緻黑」納米級圓錐體塗層,用以折射 20% 的外來光源,令畫面對比度更為理想,並避免刺眼問題。

Samsung_51

Samsung_50

▲ 試睇 4K 超高清影片,畫面細節紮實而亮度充沛,更有豐富豔麗的顏色表現。(所有其他公司和產品名稱可能是各相關公司所擁有之商標。)

自家 2016 Tizen Smart TV 系統 功能豐富又更易用

全線 Samsung SUHD 量子點電視,均改用了全新開始之自家 2016 Tizen Smart TV 作業系統,Smart Hub 主介面經過重新設計,所有選項包括功能選單、電視直播、應用程式、訊源等,均會整合至底置式 Smart Hub 選單,操作較前作更為歸一而易於上手,流暢度亦有顯著提升!
新系列電視隨機附送的新版本 Smart Control 智能遙控,除可全面操控本身的電視之外,亦配透過電視的自動檢測裝置及 HDMI CEC 功能,操作不同的收費電視機頂盒、新世代遊戲機以至 BD 播放機等裝置,只需一個遙控,已可全面操控家中各式各樣影音器材,以後無需一手都是遙控,就可瀟瀟灑灑地掌握家中的整套視聽娛樂系統。

pic003

▲改用 2016 Tizen Smart TV 作業系統,並植入全新設計的 Smart Hub 主介面,所有選項均設於底置式清單,操控易於上手。(產品功能與規格的更改恕不另行通知,詳情請參考官方網頁。)

買 Samsung SUHD 量子點電視系列 即送國泰假期旅遊套票免費遊台北

全線 Samsung SUHD 量子點電視 平台力谷的兩款新 apps,均主打旅遊節目,再加上各間免費電視台推陳出新的旅遊節目,若不想欣賞完之後心癢難當、旅行癮發作的話,Samsung SUHD 量子點電視系列就幫到大家了。由即日至 7 月 31 號,只要購買 Samsung SUHD 量子點電視系列,即有機會獲贈國泰假期雙人台北 3 日 2 夜來回機票連酒店旅遊套票(價值高達港幣3,500元),數量有限,先到先得,送完即止。台北已經去到厭?不要緊 ,只要你購買的是 Samsung 2016 年 KS/KU/K Smart TV 系列,你還可以選擇以優惠價訂購兩大港人旅遊熱點:新加坡之 4 日 3 夜或首爾之 3 日 2 夜國泰假期旅遊套票。旅行充足電之後,更可立即使用各款 Samsung 最新電視,回味旅遊期間之點點滴滴,延續外遊的無限快樂。

pic009

購買 Samsung SUHD 量子點電視系列,即有機會獲贈國泰假期雙人台北 3 日 2 夜來回機票連酒店旅遊套票,或者以優惠價訂購新加坡 4 日 3 夜或首爾 3 日 2 夜旅遊套票。

套票優惠換領方法:

1. 於 Samsung ClubS 登記指定 2016 Smart TV
2. 成功登記及待確認後,合資格的用戶會收到 ClubS 發出的電郵,內附優惠換領詳情、優惠碼及國泰假期套票訂購表格。
3. 用戶須以電郵形式提供相關資料給國泰假期環球客戶聯絡中心,資料包括優惠碼發列出訂購表格內需填寫的所有資料。
4. 國泰假期環球客戶聯絡中心將有專人於 2 個工作日內聯絡閣下,並為閣下提供預訂機票及酒店優惠之服務。

 

新增旅遊 Smart TV Apps 兼免費睇 3 個月浙江衛視電視台 app《中國藍 TV》

談到 Smart TV,安裝各式各樣電視 Apps 去擴展電視功能自然是箇中重點,而在芸芸品牌當中,Samsung 的 Smart TV Apps 絕對是數一數二豐富的。有見香港人熱愛出國旅遊,Samsung 特此在今年的新型號中追加兩款全新免費旅遊 Smart TV apps,分別為由著名旅遊書出版社長空出版炮製,並由糖妹、唐寧、杜如科、SueDing 及知名旅遊達人等親身實地拍攝之旅遊影視節目 App《Skyyer TV》,以及另一旅遊資訊網站 Flyagain.la 製作、包含主打短線遊節目「週末又飛啦」及長線遊節目「世界又飛啦」的《Flyagain.tv》。

仍然覺得未夠滿足?購買 Samsung 2016 Smart TV ,更會免費獲贈浙江衛視電視台官方 Smart TV App《中國藍 TV》3 個月任睇優惠,讓用戶在 3 個月任睇該台的所有皇牌綜藝節目、電視劇、電影及直播節目。

pic007

pic008

▲ 為進一步加強旗下 Smart TV apps 的陣容,Samsung 在 2016 年追加分別由長空出版及 Flyagain.la 製作之免費旅遊節目 apps《Skyyer TV》及《Flyagain.tv》。(產品功能與規格的更改恕不另行通知,詳情請參考官方網頁。)

pic005

pic006
▲另外,購買 Samsung 2016 指定型號電視機包括 KS9800 系列,亦將會免費獲贈浙江衛視電視台官方 Smart TV App《中國藍 TV》3 個月任睇優惠。(產品功能與規格的更改恕不另行通知,詳情請參考官方網頁。)

• 不想錯過新科技 ? 請 Follow unwire.hk FB 專頁 http://facebook.com/unwirehk/

The post 三大影像提升新技術:色彩、對比度大提升 Samsung KS9800 SUHD 量子點電視 appeared first on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HDR-10 追加支援 + 3GB RAM LeEco 樂視登佈 Series 4 X43 Pro/X50 Pro

$
0
0

在上月歐洲國家盃正式開鑼之前,中國品牌 LeEco 樂視引入全新電視系列 Series 4 中的入門全高清型號 X43,在 Full HD 電視中亦追加對應顯示 HDR 高動態範圍訊號。但要享受最佳畫質,當下 4K + HDR 自不然是更理想的配置。LeEco 樂視在今日再為 Series 4 追加 X43 Pro 及 X50 Pro 兩名新成員,分別擁有最適合香港居住環境的 43 吋及 50 吋 4K 屏幕,並與 X43 一樣追加支援顯示 HDR-10 訊號,讓入門玩家亦可平玩 4K+HDR。

LeEco_01

LeEco_02

LeEco 樂視 Series 4 新成員:50 吋 X50 Pro 及 43 吋 X43 Pro,均為 4K 解像度並支援顯示 HDR-10 訊號。

Mstar 6A938 + 3GB RAM 提升運作流暢度

艾域在上月亦已搶先初步評測過 Series 4 首作 X43,而今次登場的 Series 4 X43 Pro 及 X50 Pro,除了轉為 4K 解像度之外,在外型以至機能規格上其實與 X43 分別不大。兩款型號均用上 Mstar 6A938 1.7GHz 4 核心 64bit 處理器及 Mali-T820MP3 4 核 GPU,並內置 3GB DDR3 RAM,用以加強運行流暢度,而兩款電視未來亦將會支援該品牌全新的 eUI 6.0 用戶介面。至於 X43 Pro 及 X50 Pro 之間的分野,除了屏幕尺寸不同之外,X50 Pro 亦擁有較 X43 Pro 多一倍的 32GB 儲存空間,並支援主動式快門 3D 顯示,與及配備 harman/kardon 認證之特製喇叭。兩款型號已即時於 LeMall.com 開始接受預約,並於 8 月 2 日正式開售。

LeEco_03

X50 Pro 的機身厚度為 9.9mm,而 X43 Pro 更只是 9.2mm。

LeEco_04

與上月推出的 X43 一樣,X43 Pro 及 X50 Pro 均改用全新 LeEco 品牌標誌。

LeEco_05

接駁端子一樣是兩組 HDMI、兩組 USB 3.0、一組 3.5mm AV、Ethernet 及天線輸入端子,以及 3.5mm 耳機及光纖輸出。

人棄我取?LeSports HK 8 月 1 號正式開台  將設立 24 小時體育新聞頻道

除發佈兩款新 4K HDR 電視之外,LeSports HK 樂視體育香港亦在場宣佈 8 月 1 號將會正式開台,並將會設立香港首條 24 小時體育新聞頻道。早前「大台」晚間新聞取消體育新聞環節,而 LeSports HK 又正正招攬了兩位前「大台」體育新聞主播馮堅成及姚雋彥,分別出任高級新聞經理及高級體育記者職位,當真是「人棄我取」,對熱愛體育的香港人而言,也算是值得安慰之舉。

售價:$3,699(Series 4 X43 Pro,淨機價),$5,499(Series 4 X50 Pro,淨機價)

查詢:LeMall.com

• 不想錯過新科技 ? 請 Follow unwire.hk FB 專頁 http://facebook.com/unwirehk/

The post HDR-10 追加支援 + 3GB RAM LeEco 樂視登佈 Series 4 X43 Pro/X50 Pro appeared first on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不再初代 PS3 限定 !  艾域教你 SACD 碟備份到 ISO / DSF / DFF DSD 音樂檔案

$
0
0

隨著支援播放 DSD 編碼之 CAS 器材及 DAP 愈見普及,Head-Fi 以至 Hi-Fi 友對 DSD 檔案的需求亦隨之而不斷增加。除了付費購買之後,亦有不少人會對採用 DSD 編碼的 SACD 埋手,但之前一直只有初代指定韌體的 PS3,能夠透過破解去進行 SACD 擷取。

不過,有網友在外國網站 Computer Audiophile 分享,只要下載「SACD Extract」 程式並配合指定 BD 播放機,亦可將 SACD 備份成 ISO 檔案,艾域亦在今日親身嘗試過相關方法,結果真的備份成功,特此與各位 Wire 民分享一下整個過程吧。

SACDRip_01

所需硬件器材:採用 Mediatek MT8580/MT8560 解碼晶片 BD 播放機

據該位網友 ted_b 表示,這個備份方法需要配合採用 Mediatek MT8580 或 MT8560 解碼晶片之 BD 播放機才可進行,他羅列了 Oppo BDP-103/105、Cambridge Audio Azur 752BD/CXU、Pioneer BDP-LX58/88 及 BDP-160/170/180 等等,而艾域亦有朋友嘗試使用 Arcam UDP411,以及 CDS27 SACD/網絡串流播放器,一樣可以成功備份,實在是玩家喜訊!

艾域嘗試使用採用 Mediatek MT8580 解碼晶片的 Oppo BDP-105D 去進行 SACD 備份,結果是成功的!

▲ 艾域嘗試使用採用 Mediatek MT8580 解碼晶片的 Oppo BDP-105D 去進行 SACD 備份,結果是成功的!

 

而艾域亦正式託朋友替我嘗試使用定價僅為 $1,380、使用 Mediatek MT8560 的 Pioneer BDP-180 進行相關測試,結果之後再為大家補完。

▲ 而艾域亦正託朋友替我嘗試使用定價僅為 $1,380、使用 Mediatek MT8560 的 Pioneer BDP-180 進行相關測試,結果之後再為大家補完。

6 個步驟 Rip 出 SACD ISO

SACDRip_04

▲步驟 1:

手動設定 BD 機 IP 地址

SACDRip_05

▲步驟 2:

按此下載所需的 SACD Extract 程式資料夾:「AutoScript」及「sacd_extract」。

SACDRip_06

▲步驟 3:

將 SACD Extract 程式的 AutoScript 資料夾抄入 USB 手指。

SACDRip_07

▲步驟 4:

再於電腦以「記事本」程式,開啟「sacd_extract」資料夾中的「sacd.cmd」檔案,並將檔案中的 IP 地址,手動更改為「步驟 1」的 IP 地址。

SACDRip_08

SACDRip_09

▲步驟 5:

將已儲存 SACD Extract AutoScript 資料夾之 USB 手指連接至播放機,並放入 SACD。

SACDRip_10

▲步驟 6:

最後在電腦點擊「sacd.cmd」,BD 機中的 SACD 就會開始擷取備份成 ISO 檔案。

SACD ISO 變 DSF/DFF 檔有法

由於艾域自己之前未擁有能夠擷取 SACD 的初代 PS3,因此一直未有研究如何將 SACD ISO 檔轉換為 CAS 或 DAP 常用之 DSD 編碼 DSF/DFF 檔案,今日亦特此在網上快速搜尋一下相關軟件,最終找來《Sonore ISO2DSD》。這款軟件設有 WindowsMac OSX 版本可供免費下載使用,而做法亦只是選擇要轉換的 SACD ISO 檔,再在 Output Mode 選擇要轉換成的格式,最後按 Execute 即成,方便快捷。

▲ 在《Sonore ISO2DSD》程式中,你只需選擇要轉換的 SACD ISO 檔案,然後選擇要轉為 DSF 或 DFF 檔案,最後按 Execute,SACD ISO 檔案就會開始轉換。

▲ 在《Sonore ISO2DSD》程式中,你只需選擇要轉換的 SACD ISO 檔案,然後選擇要轉為 DSF 或 DFF 檔案,最後按 Execute,SACD ISO 檔案就會開始轉換。

• 不想錯過新科技 ? 請 Follow unwire.hk FB 專頁 http://facebook.com/unwirehk/

The post 不再初代 PS3 限定 !  艾域教你 SACD 碟備份到 ISO / DSF / DFF DSD 音樂檔案 appeared first on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又一 WiSA「無線」家庭影院組合登港 – Enclave Audio CineHome HD 5.1 家庭影院艾域入屋評測

$
0
0

艾域在 5 月前往上海出席 CES Asia 2016 時,就曾經為各位 Wire 民介紹過於展區現場作真機示範、採用 WiSA(Wireless Speaker and Audio)的 Klipsch Reference Premiere 系列喇叭,當時亦已提及除了 Klipsch 外,丹麥貴族影音品牌 B&O,也早已推出採用 WiSA 技術的無線喇叭產品。到今個月初,來自美國的新晉家庭影院品牌 Enclave Audio 亦宣布正式殺入香港,而其處子作就正是用上 WiSA 技術之 5.1 組合 CineHome HD,艾域早前亦借得這套組合作入屋測試,究竟 WiSA 無線實際接駁是否變得方便,這套無線家庭影院組合的聲音又達至甚麼水平呢?就讓艾域在此分享一下評測後感吧。

EnclaveAudio_01

WiSA 協會音響品牌成員多

走入 WiSA 協會官方網站,你會發現除了 Klipsch、B&O 之外,該聯盟的成員還包括 Anthem、Definitive Technology、Pioneer & Onkyo、Polkaudio 等著名音響及影音品牌。當這些「老牌子」都願意嘗試甚至已經生產 WiSA 喇叭產品,相信是時候放低「無線就等如不好聲」的既有概念吧。

說回 WiSA 技術,其實就是一種用上可以有效避免受其他無線傳輸裝置干擾之 5.2 至 5.8GHz 無線頻譜,將聲音訊號作 24bit 無壓縮無線傳輸的技術,用以取代傳統擴音機至喇叭之間的喇叭線或訊號線,亦即代表無無需從家庭影院前端的擴音機,接上一條又一條喇叭線至喇叭,免除收納這些線材(特別是後置喇叭)的煩惱。

WiSA 協會成員不乏著名音響品牌。

WiSA 協會成員不乏著名音響品牌。

前置喇叭箱體為長方形設計。

前置喇叭箱體為長方形設計。

單元配置為兩個 80mm 低音及一個 20mm 布質球頂高音。

單元配置為兩個 80mm 低音及一個 20mm 布質球頂高音。

所有喇叭都有標示其負責聲道,以及印上 WiSA 標誌。

所有喇叭都有標示其負責聲道,以及印上 WiSA 標誌。

每個喇叭均內置 D 類放大器去驅動單元,因此均需連接獨立變壓器。

每個喇叭均內置 D 類放大器去驅動單元,因此均需連接獨立變壓器。

無線只是無需駁喇叭線    佔用電源插座由 2 變 6

不過,由於這套 CineHome HD 家庭影院的 5 個主聲道喇叭及 1 個超低音喇叭,每個均內置獨立 Class D 數碼擴音,因此雖然聲音訊號是以無線傳輸,但每個喇叭仍需要獨立接駁電源變壓器,亦即代表你想使用這套組合,前方就需要 4 個電源插座(前置、中置、超低音),而後方則需備有另外兩個插座。對比傳統「擴音機 + 喇叭」最少只佔用兩個電源插座(擴音機一個,超低音喇叭一個),CineHome HD 在這方面就多出 3 倍,而且一對後置喇叭與其他喇叭一樣,變壓器電源線仍然是可見的,需要另想辨法將之隱藏,而非像艾域曾經評測過的 Philips Fidelio E6 般後置喇叭為內置充電設計,做到真正無線配接。

中置則同時是音效解碼及影音訊源分配的 Smart Center,單元配置與前置相同。

中置則同時是音效解碼及影音訊源分配的 Smart Center,單元配置與前置相同。

喇叭背面設有 3 入 1 出 HDMI,以及光纖、3.5mm AUX 輸入端子。

喇叭背面設有 3 入 1 出 HDMI,以及光纖、3.5mm AUX 輸入端子。

機身設有各個操控按鍵,按鍵與卡片式遙控器相同。

機身設有各個操控按鍵,按鍵與卡片式遙控器相同。

至於一對後置喇叭,則用上雙向(Bipole)設計,用以加強聲音擴散效果。

至於一對後置喇叭,則用上雙向(Bipole)設計,用以加強聲音擴散效果。

超低音則搭載 217mm(8.5 吋)單元,往後待各聲道喇叭可以獨立發售之後,這套組合亦可升級成 7.1 聲道或 5.2 聲道等。

超低音則搭載 217mm(8.5 吋)單元,往後待各聲道喇叭可以獨立發售之後,這套組合亦可升級成 7.1 聲道或 5.2 聲道等。

無須複雜設定即可使用  不設高清無損音效是不足之處

雖說電源插座需求倍增,但 CineHome HD 卻有著「一駁即用」的優點,因為各聲道喇叭在接上電源之後,系統就會自動配對連接,而且廠方亦已在出廠時預先設定每個喇叭負責輸出之聲道,既可避免擺放錯誤,即使是新手也不用擔心不懂設定,因為它幾乎是無需設定即可使用。不過,這套組合同時負責音效解碼及影音訊源分配的 Smart Center 中置喇叭,就僅具備 Dolby Digital Plus 及 DTS 音效解碼,並未對應 Dolby TrueHD 及 DTS-HD Master Audio 無損高清解碼,而實測亦發現它的 HDMI 輸入端子雖支援傳輸 4K 訊號,但最高只對應 4K/30p,而且應該不設 HDCP 2.2,若想用作配合 4K UHD 播放機的話,就要選擇設有兩組 HDMI 輸出端子的播放機了。

選單介面並不複雜,只設圖中 5 個選項。

選單介面並不複雜,只設圖中 5 個選項。

Dolby ProLogic II 為模擬環繞聲功能,可以將兩聲道訊號模擬成 5.1 輸出,並分為 Movie 及 Music 模式。

Dolby ProLogic II 為模擬環繞聲功能,可以將兩聲道訊號模擬成 5.1 輸出,並分為 Movie 及 Music 模式。

Dolby Dynamic Range 可以讓你在不同輸出音壓下,獲得相同的聲音動態細節,共設 3 個幅度選擇。

Dolby Dynamic Range 可以讓你在不同輸出音壓下,獲得相同的聲音動態細節,共設 3 個幅度選擇。

CEC 則是 HDMI 連動操作功能,這套組合之 HDMI 輸出端子更支援 ARC(音訊回傳),可配合同樣支援該功能的電視 HDMI 輸入端子,將電視的聲音回傳至  CineHome HD 輸出。

CEC 則是 HDMI 連動操作功能,這套組合之 HDMI 輸出端子更支援 ARC(音訊回傳),可配合同樣支援該功能的電視 HDMI 輸入端子,將電視的聲音回傳至  CineHome HD 輸出。

除 HDMI CEC 及 ARC 之外,此組合亦配備藍牙無線配接,更設有同名 App,可作藍牙,或者配合另購 Chromecast 裝置作無線串流音樂播放。

除 HDMI CEC 及 ARC 之外,此組合亦配備藍牙無線配接,更設有同名 App,可作藍牙,或者配合另購 Chromecast 裝置作無線串流音樂播放。

至於「Spekaer Setup」中,其實可供手動微調的就只有「Rear Delay & Bal」,另外在音量調校時,用戶亦可針對獨立聲道微調其輸出音壓。

至於「Spekaer Setup」中,其實可供手動微調的就只有「Rear Delay & Bal」,另外在音量調校時,用戶亦可針對獨立聲道微調其輸出音壓。

最高支援 Dolby Digital Plus 解碼。

最高支援 Dolby Digital Plus 解碼。

將所有喇叭擺放妥當及連接電源之後,中置 Smart Center 喇叭就會自動配對連接各個聲道。

將所有喇叭擺放妥當及連接電源之後,中置 Smart Center 喇叭就會自動配對連接各個聲道。

若有喇叭無法連接,系統亦會在 OSD 選單中顯示相關資訊。

若有喇叭無法連接,系統亦會在 OSD 選單中顯示相關資訊。

艾域:「要用 6 個電源插座最大掙扎,聲音表現絕對勝過一般家庭影院套裝組合。」

艾域試以 Oppo BDP-105D 作為訊源,並以 HDMI 連接 CineHome HD,試播《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BD 中尾段蝙蝠俠、超人及神奇女俠聯手對抗 Doomsday 的一幕片段。

在實測接駁時,個人覺得最大掙扎是各個喇叭都需要獨立連接變壓器,但接上電源之後就可以開始使用,卻較傳統「擴音機 + 喇叭」需要進行各種設定方便得多。至於聲音表現方面,在輸出這段聲效澎湃的環繞聲片段,CineHome HD 最令我驚喜的就是其低頻表現,量感充足而具層次感,震撼而不吵耳,實在值得一讚。由於受惠於獨立供電及 D 類擴音,各主聲道喇叭的輸出音壓均見充裕有力,而且聲音移向亦顯得爽快分明,而且不會有吵耳粗糙感覺。

不過由於不支援高清無損音效如 DTS-HD Master Audio 或 Dolby TrueHD,感覺環繞聲的細節豐富度就未夠豐富分明,但若果對比傳統電子品牌的同價位家庭影院套裝組合,Enclave Audio 這套系統的聲音震撼度就明顯更為理想,其富戲院感的環繞聲表現,是會有一定優勢。

售價:$9,600(一套,即日至 10 月 1 號限時優惠 $8,000)

查詢:Enclave Audio(https://www.enclaveaudio.com.hk/

試看片段:《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BD。

試看片段:《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BD。

• 不想錯過新科技 ? 請 Follow unwire.hk FB 專頁 http://facebook.com/unwirehk/

The post 又一 WiSA「無線」家庭影院組合登港 – Enclave Audio CineHome HD 5.1 家庭影院艾域入屋評測 appeared first on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奇妙電視不定期試播始動!艾域淺談數碼廣播畫質分野之源由

$
0
0

在 5 月 31 日,有線寬頻旗下之免費電視台奇妙電視終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行會)批出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並在翌日已立即開始放送中文台及英文台的訊號測試卡。直至 7 月 22 日,該台更透過直播世界球會冠軍盃多場賽事,開始作不定期的技術測試,究竟奇妙電視與現時的「傳統大台」、港台電視及 ViuTV 在廣播方式上有何不同?測試時畫面質素又達甚麼水平呢?就讓艾域和各位 Wire 民淺談一下吧。

FantasticTV_01

固網傳輸訊號至大廈天線 不需機頂盒但需位處覆蓋

現時「傳統大台」、港台電視及 ViuTV,其數碼廣播訊號均是透過大氣電波廣播,但奇妙電視現階段則會使用固網傳輸。所謂固網傳輸,是指奇妙電視將會租用有線電視營運的固定網絡(有線電視網絡),傳送訊號至全港各個大廈內的天線系統(Head-end),而各大廈 Head-end 內將有線電視網絡之訊號進行互連提升工程後,就可將奇妙電視的訊號與其他電視台的訊號整合,再傳送至每個住戶的天線牆座,透過一般 DTMB 數碼電視接收器或數碼電視收看即可。

由於未有在另一地點進行過接收測試,因此艾域只能分享自己家中的接收情況。奇妙電視現時選擇以 CH57(762MHz)傳輸數碼廣播訊號,兼且有提供一條模擬廣播訊號。至於台號方面,在剛開始提供訊號測試卡時,奇妙電視中文台及英文台台號分別為 901 及 900,之後亦試過轉為 71 及 73,現時則為 77 及 76,解像度分別為 1,080i 全高清及 576i 標清。

就著奇妙電視早前以直播球賽作技術測試,艾域亦向該台外事部作電郵查詢,他們證實奇妙電視早前於數碼頻道 76 台、77 台及模擬頻道進行技術測試,但就開台時間及其他接收問題都暫未有其他資料提供。

FantasticTV_02

以艾域所居住的大廈為例,奇妙電視現時以 CH57(762MHz)傳輸高清中文台及標清英文台訊號,但未知其他大廈是否都選擇以同一頻率作訊號廣播。

FantasticTV_07

FantasticTV_08

兩條頻道平日都只會提供高清及標清解像度、16:9 的訊號測試卡,但在近兩星期則有藉著直播足球賽事作技術測試。

固網未必覆蓋到全港 但畫質卻有做得更好的潛質

究竟使用固網傳輸訊號,與大氣電波傳輸有何分別呢?艾域認為固網傳輸可謂有利有弊,先說弊處,最大問題一定是覆蓋範圍不及大氣電波廣播,因為固網傳輸要求接收處必須為有線電視固定網絡覆蓋範圍,若果是村屋、單楝式住宅,就可能因大廈天線系統並非有線電視網絡覆蓋範圍之下,而無法收看該免費電視台的節目。

但由於是使用有線電視固網作訊號傳輸,因此奇妙電視在傳輸技術及頻寬的彈性,理應會較其他電視台採用大氣電波為高。以試播的數場世界球會冠軍盃,與及上週六的《國際挑戰盃:南華對祖雲達斯》為例,對比 ViuTV 早前直播的美洲及歐洲國家盃賽事,以至再之前「傳統大台」的多場友賽,雖然同為 1,080i 全高清解像度,但艾域覺得奇妙電視的試播訊號,畫面明顯更為紮實銳利,而且動態畫面亦不會有起格及鬆散問題。

之所以有解像度相同,但實際畫面表現有顯著分野的情況出現,個人認為是取決於畫面位元率(bitrate)高與低。像數碼廣播實行初期,「大台」的 85 高清台亦曾經以高達 16 至 18Mbps 位元率作廣播,當時的畫面質素亦屬數碼廣播的最高峰時期,現時僅約 10Mbps 的高清頻道,畫質實在難以相提並論。

FantasticTV_06

FantasticTV_05

以上週六直播的《國際挑戰盃:南華對祖雲達斯》為例,可以發現近鏡畫面的銳利度甚高,細節紮實。

 

FantasticTV_03

FantasticTV_04

球賽進行時的移動畫面,也沒有起格或鬆散情況出現,可以推斷其 1,080i 訊號位元率頗高。

• 不想錯過新科技 ? 請 Follow unwire.hk FB 專頁 http://facebook.com/unwirehk/

The post 奇妙電視不定期試播始動!艾域淺談數碼廣播畫質分野之源由 appeared first on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超高清畫質 日本電視台 8K 試播啟動

$
0
0

今年的奧運有電視台提供 4K 畫質的播放,到了 2020 東京奧運會,日本將會提供 8K 的超高清畫面。最近日本 NHK 電視台就開始測試 8K 播放,不過訊號並非覆蓋全國,暫時只在東京和大阪部份地區才接受得到。NHK 期望藉著今屆里約熱內盧奧運作為測試場地,為下屆奧運鋪路。

0803-2a

NHK 的 4K 和 8K 衛星頻道超高清測試於 8 月 1 日已經開始,播放的測試片段部份來自 2012 倫敦奧運,在里約熱內盧奧運開幕時,NHK 還會進行直播。由於家中的電視無法接受 8K 訊號,所以有興趣的朋友還是要到 NHK 提供的指定的 6 個播放地點,透過大型投射屏幕和專用的 LCD 觀看。日本總務省表示,到了 2018 年日本就會開始 4K 和 8K 的廣播,預計在 2020 東京奧運舉行時,技術就會進一步普及。

來源:japantimes

• 不想錯過新科技 ? 請 Follow unwire.hk FB 專頁 http://facebook.com/unwirehk/

The post 超高清畫質 日本電視台 8K 試播啟動 appeared first on UNWIRE.HK 玩生活‧樂科技.

Viewing all 26033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